天安字典

《送赤石山人还山 其一》

时间: 2025-05-24 08:42:57

诗句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42:57

原文展示:

送赤石山人还山 其一
作者: 徐恪 〔清代〕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

白话文翻译:

张子独自行走在世间,品德高尚却遭到世俗的抛弃。
他年轻时志向远大,如今却因岁月的流逝而鬓发渐白。
黄鹄展翅飞向苍天,一路高飞千里。
高飞的鸿雁在空中翱翔,不羡慕那些追随阳光的人。
云怎么能附着在鸡和鹜的身上,局限于泥泞和污垢中?
我将去南山南,松涛声中写下苍翠的景色。
带着妻儿去砍柴牧羊,家人之间相互依偎温馨。
我长歌唱着紫芝的曲子,却永远无法实现青云之志。
挥手告别朋友,君平也抛弃了世俗。

注释:

  • 张子:指张载,北宋哲学家,象征高洁的士人。
  • 亮节:指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蹉跎:指光阴虚度。
  • 黄鹄:指一种大鸟,象征志向高远。
  • 随阳计:指迎合世俗的计谋。
  • 局蹐:指困于狭小的环境。
  • 松涛:松树的风声,象征自然的宁静。
  • 紫芝曲:指一种古老的乐曲,象征理想和追求。
  • 青云器:指高远的志向和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恪,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之时,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蔑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张子为引子,阐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张载的高洁品德开篇,表明自己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但随即转向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前四句描绘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遭遇的挫折,揭示出高尚品德在世俗社会中的孤立无援。接着,通过黄鹄和高鸿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自然的向往,呈现出一种不羁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安宁,虽有对青云之志的遗憾,但也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错中,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张载独自作为儒者,因其高尚的品德而被世人抛弃。
  •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年轻时怀有壮志,然而岁月流逝,白发渐生。
  •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黄鹄展翅高飞,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高飞的鸿雁不羡慕追逐浮名的世人。
  •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云怎么能依附于鸡和鹜,象征被困于世俗的卑微。
  •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向南山而去,松涛声中描绘出自然的美好。
  •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带着家人过着平凡的牧羊生活,家庭温馨。
  •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高歌理想的乐曲,却永远无法实现抱负。
  •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告别朋友,表明自己也选择了抛弃尘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鹄摩苍天”,将志向高远的理想与鸟的飞翔进行比喻。
  • 拟人:如“松涛写苍翠”,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展现了诗词的工整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选择了归隐,体现了对自然与家庭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鹄:象征自由与理想。
  • 高鸿:象征超脱与追求高尚之志。
  • 松涛: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紫芝:象征理想与追求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张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张载
    • C. 朱熹
    • D. 王阳明
  2. 诗中“高鸿飞冥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自由的向往
    • B. 对世俗的羡慕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生活的厌倦
  3. 诗中提到的“携家就樵牧”指的是什么生活状态?

    • A. 归隐山林
    • B. 奢华生活
    • C. 游山玩水
    • D. 追逐名利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与徐恪的《送赤石山人还山》相比,陶渊明的作品更直接地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徐恪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了更深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秋夜述怀 满庭芳 满庭芳 九月初三夜写香山诗意 满庭芳 满庭芳 乡村归后作 满庭芳•题金虎文峤庵词 满庭芳 蚊烟 满庭芳·清净家风 满庭芳 满庭芳 五月五日泛丰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施鬼设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逃军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愤世疾邪 麥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飠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林政 乔公案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百忍成金 遐通 爻闾 包含所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包含缭的词语有哪些 狐虎之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