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0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08:46
归来林下久忘机,
表里虚明更不疑。
俯仰自知无愧作,
此心何止白鸥知。
回到林中,我久已忘却世间的纷扰,心中的清明更是毫无疑虑。低头仰望,我深知自己无愧于心,这份心境又岂止是白鸥所能知晓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宋代),字子敬,号仲明,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清明心境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开篇“归来林下久忘机”表达了诗人从繁忙世事中回归自然,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放松。这里的“机”字,既代表世俗的纷扰,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复杂关系。通过自然的洗礼,诗人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
接着,“表里虚明更不疑”,诗人强调了内心的清澈与自信,表明他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了更深层的领悟。这里的“虚明”不仅是对自然状态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境界的反映。
最后两句“俯仰自知无愧作,此心何止白鸥知”则是诗人的自省与自信。俯视大地,仰望天空,诗人深感自己的存在是无愧于心的,内心的平和超越了白鸥,只能独自体会。这种情感的深沉与广阔,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心灵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对身心解脱的渴望,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A. 繁忙
B. 自由与纯洁
C. 忧愁
诗人通过什么手段表达内心的清明?
A. 观察自然
B. 参与世事
C. 寻求名利
“表里虚明”中的“虚”字可以理解为:
A. 充实
B. 空灵
C. 繁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