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

时间: 2025-07-12 17:15:45

诗句

曾向斋宫咏麦秋,绿阴佳树覆墙头。

重来满地新霜叶,却忆初闻黄栗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15:45

诗词名称: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曾向斋宫咏麦秋,
绿阴佳树覆墙头。
重来满地新霜叶,
却忆初闻黄栗留。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斋宫吟咏麦秋的美景,
绿荫美丽的树木覆盖了墙头。
再回到这里,满地新霜覆盖的树叶,
却让我想起第一次听到黄栗的声音。

注释:

  • 斋宫:指的是道教或佛教的斋戒之所,这里特指一个文人隐居修身的地方。
  • :吟咏,诗歌的创作。
  • 麦秋:指的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象征丰收。
  • 重来:再次来到。
  • 霜叶:秋冬之际,霜冻后落下的叶子。
  • 黄栗:指的是黄栗树,可能是在特定季节时其果实的成熟。

典故解析:

  • 斋宫:在古代文人中,斋宫常是隐士修身、吟咏的地方,承载了许多文化和诗歌创作的情感。
  • 黄栗留: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乡愁或记忆,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咏物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斋宫的某个时刻写成的,表达了作者对麦秋时节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斋宫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时光的追溯。诗中“绿阴佳树覆墙头”的景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斋宫的一片宁静与安详。接着“重来满地新霜叶”一句,带来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霜叶的出现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却忆初闻黄栗留”则是情感的高峰,表达了对过去珍贵回忆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整首诗在意象的交替中,串联起自然的美与人心的感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向斋宫咏麦秋:回忆在斋宫时吟咏麦秋的经历,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 绿阴佳树覆墙头:描绘了斋宫中绿树成荫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 重来满地新霜叶: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满地的霜叶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 却忆初闻黄栗留:此时此刻,想起了第一次听到黄栗的声音,象征着对初遇时光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曾向斋宫”与“重来满地”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意象:通过麦秋、绿阴、霜叶等意象,表现自然与人生的交融。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绿阴:象征生机与宁静,表现了自然的慷慨。
  • 霜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来一丝忧伤的情感。
  • 黄栗:可能象征着记忆中的某种甜美或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斋宫”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学校
      • B. 祭祀场所
      • C. 隐居修身的地方
      • D. 农田
    2. “重来满地新霜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怀念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斋宫感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欧阳修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加奔放,表现出一种浪漫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偈三十五首 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乙未元日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幽居即事 赠琴妓二首 襄城 赠程葛川 其一 寄刘宰凤溪 游下岩崇封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旮旮旯旯 杯酒戈矛 牢蔬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齐字旁的字 截齐 韭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青脸獠牙 瓜字旁的字 死搬硬套 牛鞅 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饿虎扑羊 青出于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