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8
钓竿行
作者:曹丕〔魏晋〕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
楩楠千馀尺,众草之盛茂。
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
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高山向远处眺望的情景,看到溪谷中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高大的楩楠树有千余尺之高,繁茂的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华丽的树叶在阳光下闪耀,五彩缤纷的景象难以用言语描述。远处传来野雉和山鸡的鸣叫声,谷中虎啸声伴随着风声。猛兽的吼叫在我前方传来,狂野的目光让我心生畏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慷慨激昂的豪情,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钓竿行》是曹丕在游山玩水之际所作,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动荡的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钓竿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高山、溪谷、繁茂的草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曹丕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强烈生命力,尤其是“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一句,传达出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此外,诗中提到的“雉雊山鸡鸣”与“虎啸谷风起”,不仅增强了诗的音韵美,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似乎在告诉读者,生命在这大自然中是充满活力的。然而,最后提到的“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则带有一种警惕和威胁感,显示出自然的严酷与不确定性,提醒我们尊重和敬畏自然。
整体来看,曹丕在这首诗中传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脆弱和自然力量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测试
《钓竿行》的作者是?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陶渊明
诗中提到的“华叶”指的是?
A) 树的果实
B) 树的叶子
C) 花朵
D) 草
诗的最后一句“狂顾动牙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恐惧
C) 兴奋
D) 不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丕的《钓竿行》与陶渊明的《饮酒》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但曹丕的作品中更多了一份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而陶渊明则偏向于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