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时间: 2025-05-13 11:02:08

诗句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02:08

原文展示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作者: 曹丕 〔魏晋〕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的壮丽景象,然而水流的浩荡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航行。山林间的戈矛如同林木般密集,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猛将心中充满愤怒,气概如同纵横的风云。有人说江水广阔,但一根芦苇就能渡过,这说法太过轻视了水的危险。不战而屈服敌人,收兵称为贤良之举。古公的家乡岐邑,正是剪除殷商的起点。孟献在虎牢营寨中,郑国的百姓都因恐惧而颈项低垂。治理国家应该重视农业,若不早做准备就会自取灭亡。在淮河和泗水之间兴农,修建房屋以图安稳。要根据情况运用权谋,六军都因而安康。岂能像东山的诗那样,悠悠地充满忧伤呢?

注释

  • 汤汤:形容水流浩荡,势头猛烈。
  • 戈矛:指兵器,这里用作形容士兵的武器如同树林般密集。
  • 玄甲:指黑色铠甲,象征士兵的威武。
  • 猛将:指勇猛的将领。
  • 戢兵:收兵,停止战争。
  • 贤良:指贤明、良善的治理。
  • 古公:指周朝的始祖古公亶父。
  • 孟献:指孟尝君,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稽颡:形容颈项低垂,表示恐惧或顺从。
  • 兴农:发展农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文学家。其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雄浑而富有气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丕出征之前,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战争的看法,旨在激励士兵,展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与希望。

诗歌鉴赏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江水壮阔的描绘,引入对战争与治理的深刻思考。曹丕以“观兵临江水”开篇,瞬间将读者的视野拉入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水流如汤,象征着战争的紧迫感和力量。接着,诗人用“戈矛成山林”展现了军队的强大而密集,似乎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冲突。

在面对敌人时,曹丕提到“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这是他对治理国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强调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而非单纯依赖武力。诗中提到古公和孟献,透过历史典故,曹丕传达出治理国家需要借鉴历史智慧的观念。

最后,诗人对东山诗的自省,表明了他希望自己的诗篇能够激发斗志,而不是沉浸在忧伤之中,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人的豪情壮志,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观兵临江水:目睹军队在江边集结。
  2. 水流何汤汤:江水奔流不息,气势如虹。
  3. 戈矛成山林:兵器如同树林般密集,暗示军队的强大。
  4. 玄甲耀日光:铠甲在阳光下闪耀,象征勇士的威武。
  5. 猛将怀暴怒:勇猛的将领心中充满愤怒。
  6. 胆气正纵横:气势磅礴,心怀壮志。
  7. 谁云江水广:谁说江水宽广?
  8. 一苇可以航:一根芦苇就能渡过,讽刺轻视江水的危险。
  9. 不战屈敌虏:通过不战而屈服敌人。
  10. 戢兵称贤良:收兵是贤良的表现。
  11. 古公宅岐邑:提到古公亶父及其居所。
  12. 实始剪殷商:表明其历史的重要性。
  13. 孟献营虎牢:提及孟尝君及其营寨。
  14. 郑人惧稽颡:郑国人民因恐惧而低头。
  15. 充国务耕殖:治理国家需重视农业。
  16. 先零自破亡:若不早做准备,必然灭亡。
  17. 兴农淮泗间:在淮河与泗水之间发展农业。
  18. 筑室都徐方:修建房屋以求安稳。
  19. 量宜运权略:应根据情况运用权谋。
  20. 六军咸悦康:军队因此安康。
  21. 岂如东山诗:难道比得上东山的诗?
  22. 悠悠多忧伤:感叹东山的忧伤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戈矛成山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军事力量。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形式引发思考,如“谁云江水广”。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曹丕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强调智慧、农业和战略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对战争的警惕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战争的浩荡与不可预知。
  • 戈矛:代表士兵的力量与战争的准备。
  • 猛将:象征勇气与决心。
  • 芦苇:隐喻单薄与脆弱,反衬战争的危险。
  • 农田:象征稳定与安宁的治理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曹丕的《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C. 对个人名利的追求

  2. 诗中提到的“戈矛成山林”意图表达什么? A. 军队的力量
    B. 自然的风光
    C. 个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东山诗”主要象征什么? A. 忧伤的情感
    B. 战争的胜利
    C. 个人的成就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前出師表》(诸葛亮)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观沧海》(王之涣):同样表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曹丕的国事忧虑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选》
  • 《中国文学史》(下册)
  • 《曹丕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春尽日 问雁 自述 夜话和莲坡主人韵 催妆诗次韵 初夏 朝来 春日 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面字旁的字 颛帝历 破觚为圜 牢落陆离 小字头的字 贴配 夕字旁的字 佻率 阐幽明微 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正额 开剥 木字旁的字 行步如飞 一身而二任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