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13:50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
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狯。
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
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
近者勇丈夫,发揭窟乃坏。
始时惊其狂,今尽喜其快。
尨茸毛尚存,独使尾徒大。
庙貌更一新,愿以邪为戒。
老狐狸依偎在丛林的庙宇旁,妖邪横行,百怪齐出。
巢中的猫头鹰助长了鸣叫声,洞穴里的兔子也显得更加狡猾。
巫师欺骗神灵的话语,世俗的音乐与饮食祭祀交相辉映。
三年间空祷求神,万病却无一能治愈。
膻味和腥味已然炽烈,疑虑重重,谁敢放松警惕?
近处的勇士如同男人,揭开洞穴便是破坏。
起初对其狂妄感到惊恐,而今却尽情享受其乐。
那狗毛依旧存留,唯有尾巴显得徒然庞大。
庙宇的样貌已焕然一新,希望以邪恶为戒。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梦得,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
《幽庙》写于梅尧臣对庙宇的观察与反思中,诗中表达了对迷信和邪恶现象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复杂和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质疑。
《幽庙》是一首充满隐喻与象征的古诗,通过描绘幽暗的庙宇与其中的妖邪现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迷信的反思与批判。开篇的“老狐依丛祠”,不仅点明了环境,还暗示了人们对妖邪的依赖与恐惧。接下来的描绘中,巢中的猫头鹰与穴中的兔子则进一步揭示了在这片神秘的环境中,生物的狡猾与阴险。
诗中提到的“巫绐神灵言”,暗指那些利用神灵之名进行欺骗的巫师,显示出诗人对迷信现象的不满。在“万疾无愈差”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空祷的描写,揭示了对人们信仰的无奈与失望。最后,诗的结尾希望以邪为戒,显示出对未来的警醒与指引,透出一种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尧臣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更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哲理深度。
《幽庙》探讨了迷信与妖邪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质疑与批判,展现了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幽庙》中的“老狐”象征什么?
A. 年龄
B. 狡诈与阴险
C. 忍耐
诗中“巫绐神灵言”反映了什么现象?
A. 真理
B. 迷信与欺骗
C. 忍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
A. 迷信与邪恶
B. 自然风光
C. 人生哲理
梅尧臣《幽庙》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探讨社会现实与人性,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迷信的批判,而后者则关注人民的困境与生存状态。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阴郁而后者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