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1:32
赵通判恭人周氏挽辞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早与梁鸿隐,中随士会归。
一门忠义气,千古日星晖。
紫告金花诏,青灯锦字机。
西峰今夜月,坟是昔人非。
早年与梁鸿隐居,后来又与士人一起归隐。
这一家门中忠义之气,千古以来如日月星辰般辉煌。
朝廷的紫色告示与金花诏书,青灯下的锦字纺织机。
今夜西峰的明月照着,坟墓却是昔日的人已经不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山水诗和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悼念周氏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对忠义精神的追忆与怀念,传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义的重视。
《赵通判恭人周氏挽辞》是一首表现忠义精神与对逝者追忆的挽诗。诗的开头以“早与梁鸿隐”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梁鸿的隐居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中随士会归”则描绘了士人聚会的场景,传达了对士人精神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忠义的强调,表现了家族的精神和文化传承。“一门忠义气,千古日星晖”一句,写出了忠义之气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光辉,显示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意。后面提到的“紫告金花诏”则是对官场荣华的描写,暗示着周氏曾经的风光与成就,而“青灯锦字机”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文人气氛,说明了周氏的文化修养。
最后两句“西峰今夜月,坟是昔人非”,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哀伤,月光照在坟墓上,提醒着生者对逝者的追忆,表现了生死之间的哲思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周氏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并通过生与死的对比,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赵通判恭人周氏挽辞》是由哪位作者创作的?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杨万里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梁鸿”象征着什么?
A. 荣华富贵
B. 忍辱负重
C. 隐逸与忠义
D. 文人气息
诗中的“一门忠义气,千古日星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逝者的怀念
B. 对官场的失望
C. 对家庭的责任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