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6:23
原文展示: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鞭穷。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雨水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我正担心着道路的艰难。你匆匆忙忙地就要启程,离别的话语也显得匆忙。汉沔地区的英灵依旧存在,江山的美景古今相同。不必急着登上岘山之巅,首先应该去拜谒隆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张栻送别侄子赴任襄阳时所作,表达了对侄子的关心和期望。
创作背景: 张栻的侄子即将赴任襄阳,张栻以此诗送行,既表达了对侄子的不舍,也寄寓了对侄子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连绵的雨水开篇,寓意着对侄子旅途的担忧。诗中“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表达了离别的匆忙和不舍。后两句“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则寄寓了对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先贤的遗志,为国效力。最后两句“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则是对侄子的具体建议,希望他首先去拜谒隆中,表达了对侄子的深切关怀和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期望。通过描绘连绵的雨水和离别的匆忙,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不舍和担忧。同时,通过提及汉沔的英灵和江山的美景,寄寓了对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先贤的遗志,为国效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潦雨弥旬月”中的“弥旬月”指的是: A. 持续了十天 B. 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C. 持续了十个月 D. 持续了十年
诗中“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中的“隆中”是指: A. 诸葛亮隐居之地 B. 岘山之巅 C. 汉水之源 D. 沔水之源
诗中“汉沔英灵在”中的“英灵”指的是: A.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B. 美丽的风景 C. 古代的文献 D. 传统的习俗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