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时间: 2025-05-16 17:44:58

诗句

萍芷芳洲,故人回首,云海何处。

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

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

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欹前浦。

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

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44:58

原文展示: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作者:叶梦得 〔宋代〕

萍芷芳洲,故人回首,云海何处。
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
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
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欹前浦。
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
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

白话文翻译:

在萍和芷的芳香之洲,故人回头凝望,云海在何处呢?
五亩荒田,恳切地询问我,归家的计划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洞庭湖的水冷,秋风轻轻拂过,树叶纷纷随风舞动。
我记得那扁舟斜靠着月光,极目远眺,暮色中烟波渔隐。
我试着向远方呼喊,千顷水面延绵,兰舟有谁再停驻?
雪花飞溅,雷声轰鸣,潮水过后,帆影斜斜地停在岸边。
在这其中的欢愉,谁能理解其中的意境,天也不应轻易地给予。
且就留下一千钟酒痛快畅饮,与君共赋诗篇。

注释:

  • 萍芷:指水边的植物,象征自然的美。
  • 故人:指与作者有旧交的朋友。
  • 云海:形容远处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气氛。
  • 五亩荒田:象征着作者的家乡和归属感。
  • 洞庭波冷:指的是洞庭湖的寒冷,传达出一丝孤寂。
  • 兰棹:指的是用兰草做的船桨,象征着行舟的轻快。
  • 千钟痛饮:形容畅快的饮酒,表现出对朋友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年-1142年),字逢辰,号香山,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词风华丽典雅,常以抒情见长,表达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永遇乐》是叶梦得寄怀于友人张敏叔与程致道之作,写于他居住的乡间,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生活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永遇乐》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故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以“萍芷芳洲”引入,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随即引出对故人回首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五亩荒田”象征自己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归家的渴望与归属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展现出秋天的孤寂和萧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此反衬内心的感受。扁舟载月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游离于世的心态,既有对美好景象的陶醉,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且留取千钟痛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叶梦得情感与哲思的完美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萍芷芳洲:描绘了美丽的水边风光,营造出清新的氛围。
  2. 故人回首:表现了对旧友的怀念。
  3. 五亩荒田:象征着诗人对归家的渴望。
  4. 洞庭波冷:传达出诗人对秋天孤寂的感受。
  5. 记扁舟横斜载月:回忆往昔的轻松与快乐。
  6. 传声试问:表达对故友的思念。
  7. 雪溅雷翻:描绘出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8. 此中高兴:探讨人生的欢乐与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钟痛饮”,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中常用对仗,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 拟人:如“秋风袅袅”,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友的深情怀念,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边植物: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荒田:象征诗人的归属与思考。
  • 扁舟: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秋风:传达出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萍芷芳洲”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水边植物
    • C. 城市
  2.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是:

    • A. 冷漠
    • B. 怀念
    • C. 无所谓
  3. “千钟痛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B. 对生活的厌倦
    • C. 对饮酒的拒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叶梦得与苏轼: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但叶梦得更注重自然与哲理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郊兴 出境游山二首 春园 仲春郊外 冬郊行望 采莲曲 重别薛华 春游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恋绣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于 撒丫子 礼乐崩坏 广字头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圬工 以文害辞 深恶痛疾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立字旁的字 泽及枯骨 自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还年卻老 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韶警 反文旁的字 峰回路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