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蜂》

时间: 2025-07-28 09:38:51

诗句

今岁分成第几房,刳松为屋蜜为粮。

门临花圃身长逸,架近松窗蜡渐香。

长日去凭双翅远,有时淡染半腰黄。

西园风雨无堪采,待得天晴出未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38:51

原文展示

今岁分成第几房,
刳松为屋蜜为粮。
门临花圃身长逸,
架近松窗蜡渐香。
长日去凭双翅远,
有时淡染半腰黄。
西园风雨无堪采,
待得天晴出未忙。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蜜蜂分成了几群,
用松木削空了做屋子,蜜蜂的食物就是蜜。
我的门面临着花圃,生活十分悠闲,
蜂架紧靠松窗,蜡烛的香气逐渐弥漫。
长日里我依靠双翅飞得很远,
有时身上会轻轻地染上些许花蜜的黄色。
西园风雨来临,无心去采蜜,
等到天晴再出去也不急。

注释

字词注释

  • 刳松:刳,即削空,松树。这里指用松木做成的蜂房。
  • 蜜为粮:蜜是蜜蜂的食物,作粮食之意。
  • 门临花圃:门前临近花园,意指环境优美。
  • 身长逸:生活悠闲自在。
  • 架近松窗:蜂架设在靠近松树的窗边。
  • 淡染:轻微地染上。
  • 西园:西边的花园。
  • 无堪采:不适合采蜜。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蜜蜂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字安士,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其诗多描写田园风光,意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归隐的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蜂》创作于宋代,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诗人渴望逃离尘世,回归自然,隐居田园,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诗歌鉴赏

《蜂》这首诗通过描写蜜蜂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细腻地描绘了蜜蜂的栖息环境,松树、花圃、香蜡,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开篇用“今岁分成第几房”引入,显示出一年四季的变迁,接着通过蜜蜂的生活细节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和谐。诗人虽身处西园,却因风雨而无法采蜜,表现出对自然状况的敏感和对生活节奏的把控。最后一句“待得天晴出未忙”,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从容的态度,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岁分成第几房:指蜜蜂在这一年里分成了几群,暗示蜜蜂的繁衍与生活。
  2. 刳松为屋蜜为粮:蜜蜂用削空的松木做巢,蜜就是它们的食物。
  3. 门临花圃身长逸:门前有花圃,生活悠闲自在。
  4. 架近松窗蜡渐香:蜂架靠近松树,蜡烛的香气渐渐散发出来。
  5. 长日去凭双翅远:蜜蜂在长日中自在飞翔,远离巢穴。
  6. 有时淡染半腰黄:有时身上会轻微地沾上花蜜,染上黄色。
  7. 西园风雨无堪采:西边的花园因为风雨而不适合采蜜。
  8. 待得天晴出未忙:等天晴了再出去采蜜也不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蜜蜂的生活比作一种自然的和谐状态。
  • 对仗:如“长日去凭双翅远,有时淡染半腰黄”,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逃离喧嚣、回归田园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勤劳与自然的和谐。
  • :象征坚韧和长寿。
  • 花圃:象征美丽与丰盈。
  • 蜡香:象征温暖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刳松为屋”意指什么? A. 用松树做房子
    B. 用松树做蜂房
    C. 用松树做家具
    D. 用松树做工艺品

  2. 诗人对蜜蜂的生活态度是?
    A. 忙碌
    B. 悠闲
    C. 忧虑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蜂》 by 陶渊明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饮酒》与潘牥的《蜂》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侧重于个人的哲学思考,而潘牥则通过蜜蜂的生活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水龙吟 乌夜啼 菊花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其二 茶 其一 曹娥庙 宗祀夕 渔父 其一 郊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逢结尾的成语 埃煤 夕字旁的字 偏解 昏腾 冥室椟棺 谬想天开 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飘风骤雨 褪后趋前 单耳刀的字 飞升 骏敏 冷水浇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