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9:32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冰绡畏不前。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繁花似火,柳树如烟,常见的冰绡却总是畏缩不前。曾经在水边,衣服没有沾湿,难道能说我进入火中也不会这样吗?
诗中提到的“衣不湿”和“入火”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喻,表达对冒险和风险的思考。水边的安全让人心安,但火的危险则让人无法靠近。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风险时的犹豫和恐惧。
钟惺,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暮春水仙花》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以花为喻,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暮春水仙花 其三》以花和柳的意象开篇,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繁华与美丽。诗中“万花如燄”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勃勃,而“柳如烟”则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气息,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用“常冰绡畏不前”来暗示一种脆弱和犹豫,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不敢接近与珍惜,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
而后半部分的“曾在水边衣不湿”则引发了思考,诗人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思人们在面对风险时的选择。水边的安全与火的危险形成强烈对比,隐喻了人生中必须做出的选择与冒险。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以及对生活中选择与冒险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风险的警惕,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沉思。
诗中“万花如燄”的比喻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数量
C. 花的形态
“常冰绡畏不前”中,冰绡象征了什么?
A. 脆弱与畏惧
B. 坚强与勇敢
C. 安全与宁静
诗中“可知入火不能然”是在表达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冒险的重要性
C. 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