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3:43
帘卷虾须,檐喧雀语,云师昨夜初还。东风送将红旭,碾破春悭。昼永不禁绣倦,抛针闲步问花阑。晴光嫩,绿杨影下,犹有轻寒。莺与燕蜂共蝶,只自向花柳,径里盘桓。安知萍踪未定,人事多端。苦是骎骎隙影,芳菲能得几旬看。韶华好,且须玩乐,休待阑珊。
帘子轻轻卷起,像虾须一样,檐下的鸟儿叽叽喳喳,昨夜的云彩刚刚回到天边。东风送来红日,驱散了春天的怨悔。白昼长久,不再被禁锢,放下针线,随意在花边闲逛。阳光温暖,绿杨的影子下,依然有一丝寒意。黄莺与燕子、蜜蜂和蝴蝶,都在花柳间徘徊。谁知漂泊的身影还未安定,世事变化多端。可怜那些匆匆的影子,春光能有几多时光可看。青春美好,且应该尽情享乐,不要等待那渐渐消逝的时光。
周贻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常蕴含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清代士人对生活的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珍惜青春。
《庆清朝 春晴》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古诗,诗人在优美的春光中,感受到生命的鲜活与流转。开篇便通过“帘卷虾须”和“檐喧雀语”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早晨的生机。诗人巧妙地运用视觉和听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东风送来红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驱逐了冬日的寒冷和怨恨,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抛针闲步问花阑”一句,将诗人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选择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后半部分通过“莺与燕蜂共蝶”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诗人赞美自然界的和谐美好,然而“安知萍踪未定,人事多端”则突显出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最后,诗句“韶华好,且须玩乐,休待阑珊”更是表达了对青春光阴的珍视,倡导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尽情享乐,不要等待时光的流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清代士人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好为背景,表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帘卷虾须”中“虾须”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安知萍踪未定”意指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