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6: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6:18:27
盘石留题,松窗半偈,温岐诗句翻新。
画图重展,犹留燕市缁尘。
还我青毡故物,依稀寒谷忽生春。
谁持赠,虞山夫子,当代龙门。
忆否铜坑山谷,看梅花如雪,百亿分身。
归来痛饮,湖边网得银鳞。
曩日纪群小友,鬓霜已改镜中痕。
归何日山中老柏,共话前因。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盘石上留下题字,松窗下吟咏半阙诗句,温岐的诗篇似乎焕然一新。画卷重新展开,仍然留有燕市的尘埃。请将我的青毡旧物还给我,依稀在寒谷中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谁在赠我诗篇,是虞山的先生,真是当代的龙门。你是否还记得铜坑的山谷,那里的梅花如雪,仿佛亿万分身。归来时痛快地饮酒,在湖边捕得银色的鱼。往日与众小友的聚会,如今我的鬓发已在镜中显现出霜白的痕迹。何时才能回到山中老柏树下,与老友共谈往昔的因缘?
作者介绍:叶昌炽,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叶昌炽与友人相聚之时,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视。在第一句中,诗人以“盘石留题”和“松窗半偈”开篇,展示了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温岐诗句翻新”,暗示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这种对诗歌的情感贯穿全诗,显示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使用“画图重展,犹留燕市缁尘”,将恬静与喧闹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接下来的“还我青毡故物”,表达了对旧物的眷恋,仿佛在呼唤过去的美好。
而“谁持赠,虞山夫子”一句,则将朋友的情谊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跃然纸上。最后几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归来痛饮,湖边网得银鳞”描绘了归乡后的欢愉,然而“鬓霜已改镜中痕”却又带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谊、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友谊、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虞山夫子”指的是哪一类人?
A. 诗人
B. 学者
C. 政客
D. 商人
诗中提到的“青毡”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美好
B. 未来的希望
C. 朋友的情谊
D. 自然的纯洁
诗人对“鬓霜已改镜中痕”的感慨反映了什么?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