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28
行并焦湖试问涂,何如震泽占姑苏。
提壶聒聒劝谁饮,我不知君渠自呼。
在焦湖旁行走,试问路途如何,
与震泽相比,姑苏又如何。
提着壶,喧闹地劝谁来喝,
我却不知道你在自言自语。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具体生平不详,但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而闻名。王之道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是王之道在与友人孔纯老的交流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周围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作为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在行走中对两地的比较和对饮酒的调侃。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行走在焦湖边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路途的提问,引发对姑苏和震泽两个地方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慨。诗中“提壶聒聒劝谁饮”的描写,既是对饮酒文化的细腻刻画,也反映出一种与友人相聚中的幽默感。诗人模糊了对话对象“君渠”的身份,似乎在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或是自我内心的独白。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不仅展示了对饮酒的热情,也反映了在行旅中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游历中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焦湖、震泽和姑苏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在行旅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友人交流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什么?
“提壶聒聒劝谁饮”中“聒聒”形容的是?
诗中“我不知君渠自呼”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王之道的《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展现了行旅中的孤独与思考,但李白的诗歌更为豪放,情感表现更加极致;而王之道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生活的讽刺与幽默。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却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