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35:24
还自舅家书所感
——王安石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在回家的路上,我走过舅舅家,心中指向亲戚的住所。
阳光炙热,树木毫无生气,天空的云彩却轻盈如常。
田间的稻谷因干旱变得枯黄,菜地里绿意斑驳,蔬菜也变得短小。
我感到失落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叹息中只好暂时停下脚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整体反映了作者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感叹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蕴含了浓厚的乡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他的诗词作品以议论性强、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安石在外游历时,因收到舅舅的书信而产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当下家乡环境的忧虑。
《还自舅家书所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映射了诗人对亲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首句“行行过舅居”,点明了回家的路途,既有行走的动作,也隐含了对亲情的渴望。接着“日苦树无赖”,描绘了炎热的天气和树木的枯萎,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通过具体的农田景象,展现了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最后两句“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尽管不愿意承受这样的情感,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停下来,反思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忧虑,以及对家乡和亲情的深切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无奈与沉重的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苦树无赖”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黄焦下泽稻”中的“黄焦”指的是什么状态?
A. 丰收
B. 干旱
C. 青翠
诗人最后选择暂时驻车,是出于什么原因?
A. 休息
B. 思考生活
C. 观赏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还自舅家书所感》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家乡及生活境遇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杜甫则通过国家动荡反映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皆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