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1:14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窦牟 〔唐代〕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与对自己现状的反思。诗中的“之荆”指代希望依附于荆州的刘表,而“折桂”则是指获得功名的荣耀,作者对此感到惭愧,因为他只是在与郤诜相见时得了名声。最后两句提到自己的弟弟还年轻,不应该过早染白发,而园公(指的是有声望的朋友或长辈)也不需要随身携带印章来显示地位。
作者介绍:窦牟,字子京,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直白的言辞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许多文人渴望通过考试获得功名。诗中表达了对功名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四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作者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开头两句提到希望依赖于刘表,表现了对权势的向往,显示出作者内心的渴求。接着“折桂终惭见郤诜”一句,表露出一种对成功的惭愧,似乎在对比自己的平庸与他人的卓越。
后两句则转向对弟弟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感慨。年轻人不应因世事而早生白发,显示出诗人对年青一代的期望。同时提到“园公不用印随身”,则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整首诗在追求功名与面对现实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反映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关心与期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刘表”是哪一时期的统治者?
A. 东汉末年
B. 唐朝
C. 隋朝
D. 战国时期
“折桂”在诗中代表什么含义?
A. 伤心
B. 失去
C. 获得功名
D. 离别
诗中提到的“园公”指的是?
A. 家庭成员
B. 朋友或长辈
C. 官员
D. 学者
答案:1. A;2. C;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