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03:54
山色江声共寂寥,
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
芳草何须怨六朝。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的寂静与孤寂,江水的声音与山的颜色交融在一起,显得分外凄凉。十三陵的树木在傍晚时分显得萧条,回想起中原的事业与江左的繁华,感慨芳草何必怨恨六朝的衰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满族人,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闻名。他的词风清新秀丽,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纳兰性德在政治动荡和个人生活中经历了许多苦闷与思考,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秣陵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中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山色与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孤独的氛围。开篇的“山色江声共寂寥”,将读者带入一个沉寂的环境中,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接着,诗人提到“十三陵”,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对明代辉煌的追忆。树木的萧瑟则暗示着历史的衰败与无情,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惋惜。
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中原事业”和“江左”,形成了对比。中原地区曾经的辉煌与江左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显示出历史的无常与人生的感慨。结尾的“芳草何须怨六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理解与包容,似乎在说,过去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无需对历史的变迁抱怨。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刻,既有对历史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宽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三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墓地?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芳草何须怨六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态度?
A. 恨
B. 忍受
C. 宽容
诗中的“江左”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长江以东
B. 长江以西
C. 黄河流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