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2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23:02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
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
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
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
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这几日我隐居在此,无所事事,微风轻拂松树和桂枝。
园中的房屋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草木也都焕发出美丽的姿态。
我的身影似乎隐匿于南山之中,官职却因缘故而转移。
众多的情况如同野马般各自奔腾,心中却如灵龟般安静。
我身子虚弱,常常生病,流年似乎已近衰老。
在图书馆里传授知识,家中却还有一个儿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灵龟”:在古代,龟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
“南山”:常用来比喻隐士生活的理想之地。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文远,生于751年,卒于814年。以诗歌、散文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权德舆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展现了唐代诗人权德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环境,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开篇的“隐几日无事”,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放弃,也反映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清新、和谐的氛围,勾勒出隐居生活的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自身身体虚弱和衰老的忧虑,“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则透露出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思考,虽然生活在隐居之中,但仍不忘传授知识,培养下一代。
权德舆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责任,整首诗在清新与沉重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隐逸与生活的哲思,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流逝,同时强调了家庭与教育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求内心的宁静,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
A. 风吹
B. 草木
C. 晓霁
D. 以上皆是
“弱质常多病”中“弱质”指的是什么?
A. 身体
B. 心灵
C. 环境
D. 生活
诗中提到的家中有一个什么?
A. 女儿
B. 男儿
C. 父亲
D. 妈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