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58
忆江南 其七
新浴后,细葛著轻丝。
一树露蝉声不断,
半床松子落无时。
午梦更相宜。
刚刚洗过澡,身披细薄的葛布,
一树上的蝉声此起彼伏不断,
半床松子随意地掉落,
午后的梦境更加适合这般情景。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诗中所描绘的夏日场景和清新氛围,呼应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化复兴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创作背景: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中,诗人对故乡江南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使他写下了这首《忆江南》。这首诗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忆江南 其七》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诗的开头“新浴后,细葛著轻丝”,描绘了一个清新而恬静的场景,令人感受到洗净一身疲惫后的舒适。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清洗,更是对心灵的洗礼。接下来的“一树露蝉声不断”,蝉声在夏日的午后响起,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令人联想到江南夏日的热烈与生机。
“半床松子落无时”,松子的随意掉落,表现了自然的随性与惬意,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这种意象与前面蝉声的不断形成了对比,既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也有静谧的自然之美。最后一句“午梦更相宜”,带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午后的小憩是多么的合适与舒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生活宁静美好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浓厚的生活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江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江南夏日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细葛”指的是什么?
“露蝉声不断”意指什么?
诗人对午梦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