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武陵洞五首》

时间: 2025-05-24 10:55:07

诗句

此生终使此身闲,不是春时且要还。

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却恐重来路不通,殷勤回首谢春风。

白鸡黄犬不将去,且寄桃花深洞中。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

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时。

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仙人来往无行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0:55:07

原文展示:

题武陵洞五首 曹唐 〔唐代〕

此生终使此身闲,不是春时且要还。 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却恐重来路不通,殷勤回首谢春风。 白鸡黄犬不将去,且寄桃花深洞中。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 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时。 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仙人来往无行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最终会让这身体闲下来,如果不是春天就还得回去。 告诉桃花和流水,不要推辞一起送到人间。 在溪口回船时天色已晚,却听到鸡犬声从前村传来。 殷勤地再次与秦人告别,不要让桃花封闭洞门。 担心再次来时路不通,殷勤地回头感谢春风。 白鸡黄犬不会带走,暂且寄放在桃花深洞中。 桃花夹岸,不知去向何处,花满春山,水流缓慢。 在武陵溪上住了三夜,才知人间有秦时的存在。 沿着水边和山边寻找绝壁,白云飞处洞天打开。 仙人来去无踪迹,石径上春风吹拂,长满绿苔。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生终使此身闲:这一生最终会让这身体闲下来。
  • 不是春时且要还:如果不是春天就还得回去。
  • 寄语桃花与流水:告诉桃花和流水。
  • 莫辞相送到人间:不要推辞一起送到人间。
  • 溪口回舟日已昏:在溪口回船时天色已晚。
  • 却听鸡犬隔前村:却听到鸡犬声从前村传来。
  • 殷勤重与秦人别:殷勤地再次与秦人告别。
  • 莫使桃花闭洞门:不要让桃花封闭洞门。
  • 却恐重来路不通:担心再次来时路不通。
  • 殷勤回首谢春风:殷勤地回头感谢春风。
  • 白鸡黄犬不将去:白鸡黄犬不会带走。
  • 且寄桃花深洞中:暂且寄放在桃花深洞中。
  • 桃花夹岸杳何之:桃花夹岸,不知去向何处。
  • 花满春山水去迟:花满春山,水流缓慢。
  • 三宿武陵溪上月:在武陵溪上住了三夜。
  • 始知人世有秦时:才知人间有秦时的存在。
  • 渡水傍山寻绝壁:沿着水边和山边寻找绝壁。
  • 白云飞处洞天开:白云飞处洞天打开。
  • 仙人来往无行迹:仙人来去无踪迹。
  • 石径春风长绿苔:石径上春风吹拂,长满绿苔。

典故解析:

  • 秦人:指秦朝的人,这里可能指隐居的仙人或古人,因为在古代文学中,秦人常被用来象征隐逸或超脱尘世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隐逸、山水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和超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武陵洞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通过对桃花、流水、白云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武陵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桃花、流水、白云等自然意象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诗人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生终使此身闲,不是春时且要还。
    • 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这一生最终会让这身体闲下来,但如果不是春天就还得回去。
  2. 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
    • 诗人告诉桃花和流水,不要推辞一起送到人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3.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 描绘了诗人在溪口回船时天色已晚,却听到鸡犬声从前村传来,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
  4. 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 诗人殷勤地再次与秦人告别,不要让桃花封闭洞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5. 却恐重来路不通,殷勤回首谢春风。
    • 担心再次来时路不通,殷勤地回头感谢春风,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和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6. 白鸡黄犬不将去,且寄桃花深洞中。
    • 白鸡黄犬不会带走,暂且寄放在桃花深洞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7.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
    • 桃花夹岸,不知去向何处,花满春山,水流缓慢,增添了诗歌的美感。
  8. 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时。
    • 在武陵溪上住了三夜,才知人间有秦时的存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9. 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 沿着水边和山边寻找绝壁,白云飞处洞天打开,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
  10. 仙人来往无行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 仙人来去无踪迹,石径上春风吹拂,长满绿苔,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夹岸杳何之”中的“桃花夹岸”比喻隐逸的生活环境。
  • 拟人:如“寄语桃花与流水”中的“寄语”赋予桃花和流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此生终使此身闲,不是春时且要还”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隐逸的生活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流动。
  • 白云:象征超脱尘世的生活和神秘的仙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寄语桃花与流水”中的“寄语”是什么意思? A. 寄托话语 B. 寄送物品 C. 寄托情感 D. 寄托希望

  2. 诗中“三宿武陵溪上月”中的“三宿”是什么意思? A. 三次住宿 B. 三夜住宿 C. 三天住宿 D. 三周住宿

  3. 诗中“仙人来往无行迹”中的“行迹”是什么意思? A. 行走的痕迹 B. 行动的轨迹 C. 行为的记录 D. 行走的路线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理想世界,与曹唐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曹唐的《题武陵洞五首》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的理想世界,但曹唐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曹唐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和散文,可以与曹唐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鹧鸪天 其四 送人 清平乐·春宵睡重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满江红·可恨东君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洞仙歌·冰姿玉骨 永遇乐·投老空山 鹊桥仙 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蜃的词语有哪些 比顺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一人有罪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旡字旁的字 不赀之赏 三阳开泰 单衔 疋字旁的字 朽木死灰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門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凤鸣麟出 西邸 支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悲怆 包含炊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