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倭奁》

时间: 2025-07-27 04:01:03

诗句

妥玉安花,盘龙四角戗金细。

明奁似水。

曾照王家翠。

朱鸟窗边,长锁玲珑屉。

春眠起。

一窝云腻。

不学江南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4:01:03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倭奁
妥玉安花,盘龙四角戗金细。
明奁似水。曾照王家翠。
朱鸟窗边,长锁玲珑屉。
春眠起。一窝云腻。不学江南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面:玉器和花朵安放得恰到好处,四角的龙纹金饰细致巧妙。明亮的奁子像水一样清澈,曾经照耀过王家青翠的景色。窗边的朱鸟长久地锁住了玲珑的抽屉。春天的沉睡中醒来,看到一窝云雾般的懒散,不再学习江南的发髻。

注释:

  1. 妥玉安花:妥帖地安置玉器与花卉,形象化的描写出精致的生活情境。
  2. 盘龙四角戗金细:形容装饰精美,盘龙图案的四个角落细致入微。
  3. 明奁似水:明亮的匣子像水一样清澈,意在强调奁子的光洁与透明。
  4. 王家翠:指代王家美好的景色,可能指王家池塘或王家园林。
  5. 朱鸟窗边:朱鸟是指一种鸟,形象地描绘窗边的生动景象。
  6. 长锁玲珑屉:长久锁住的精致抽屉,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藏与保护。
  7. 春眠起:春天的懒散,表达了一种慵懒的生活状态。
  8. 一窝云腻: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表现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9. 不学江南髻:不再模仿江南地区的发型,表达了对传统的反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约1640-约1700),字子云,号白云,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他生活在清代初期,社会动荡与文化交流频繁。樊增祥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精致生活和文化品位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以及对江南文化的向往与反思。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倭奁》是一首典雅而富有诗意的词作。开篇以“妥玉安花”引入,立即展示出一种讲究的生活态度,精致的生活细节在词中得以体现。词中通过描写奁子的清澈、龙纹的细致,展现了物品的美丽和生活的雅致。与此同时,朱鸟的出现为整首词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窗外的生机。

“春眠起”一句,转而描绘出一种慵懒的春日气息,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繁忙的逃避。这种对春天的向往与沉醉,构成了词的情感基调。最后一句“不学江南髻”更是以一种反叛的姿态,表明了对传统的拒绝,展现出诗人独立的个性与对自身审美的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词不仅仅是对美好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个人情感与文化认同的一种深思,体现了樊增祥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妥玉安花:表现出一种细腻、讲究的生活态度。
  • 盘龙四角戗金细:用细致的装饰传达出一种奢华与精美。
  • 明奁似水:突出奁子的清澈与透明,象征着高雅。
  • 曾照王家翠:引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度,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朱鸟窗边:生动的描绘出环境的活泼与生命力。
  • 长锁玲珑屉: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
  • 春眠起:暗示春天的慵懒与享受。
  • 一窝云腻:营造出一种轻松、梦幻的氛围。
  • 不学江南髻: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与对传统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奁子似水”,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读者感受到清澈的美。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很好的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美。
  • 拟人:朱鸟的描绘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词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在于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个体化审美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高贵与美丽,代表了精致的生活。
  2. :常用以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3.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权力与尊贵。
  4. 朱鸟:象征自由与生机,增添了动感。
  5. :代表梦幻与变化,表现出轻松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传统的追求
    • B. 对精致生活的热爱
    • C. 对权力的渴望
  2. “春眠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愁
    • B. 慵懒
    • C. 激动
  3. “不学江南髻”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的态度是什么?

    • A. 崇拜
    • B. 反叛
    •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细腻的生活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往事的追忆。
  • 杜甫的《春望》则在春天的美好中夹杂着对国家的忧虑,情感基调与樊增祥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青玉案 青玉案 其二 题扇面蜂蝶 青玉案 其一 重阳 青玉案 其二 忆旧 青玉案 其一 滕王阁 青玉案 此下原有青玉案一从东别长安道一首 青玉案 青玉案二首 其一 遐想 青玉案·人生南北如歧路 青玉案 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郄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包含账的词语有哪些 诟谇谣诼 背灶 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锦 又字旁的字 牙音 俯首弭耳 骨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有意无意之间 非字旁的字 恰则 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中丁 冒冒失失 掩恶扬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