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代人写恨》

时间: 2025-07-27 03:35:06

诗句

满日秋光,厌听反舌啼声■。

泪流多少。

回望巫山杳。

几度思量,落得空烦恼。

须知道。

断肠难告。

总付平波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35:06

点绛唇 代人写恨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满日秋光,厌听反舌啼声。泪流多少。回望巫山杳。几度思量,落得空烦恼。须知道。断肠难告。总付平波渺。

白话文翻译:

整天被秋光笼罩,厌倦了那反复无常的鸟鸣。眼泪流淌了多少次?回头望去巫山已是渺茫。经过几次思考,终究是徒增烦恼。你要知道,心中苦楚难以诉说,所有的愁苦都化作这平静的波澜。

注释:

  • 满日: 整天,形容时间的延续。
  • 厌听: 厌烦听到,表达对环境的疲惫感。
  • 反舌啼声: 指反复的鸟鸣声,象征烦扰。
  • 泪流多少: 表达内心的痛苦和难以自已的悲伤。
  • 巫山杳: 巫山隐约,象征遥不可及的思念。
  • 空烦恼: 意思是徒增烦恼,没有实际的结果。
  • 断肠难告: 形容心中痛苦无法言表。
  • 平波渺: 意指平静的水面,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典故解析:

“巫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思念和愁苦,出自《离骚》中“巫山巫峡气萧条”,具备浓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雅的词风而著称。
  • 创作背景: 此诗成于诗人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代人写恨》展现了诗人沈宜修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整首词以秋日的景象为背景,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愁苦。初句“满日秋光”便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秋天是个令人感伤的季节,诗人以此引入情感的表达。紧接着“厌听反舌啼声”,反复的鸟鸣声似乎在不断刺痛着他的内心,显示出他对外界声音的厌倦和内心的孤独。

“泪流多少”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诗人在思念中流泪,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无奈。“回望巫山杳”,巫山的渺茫象征着诗人心中思念与渴望的对象已难以触及,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反复思考,却只落得一腔空烦恼,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力感与失落感。“须知道。断肠难告。”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痛苦,情感的深邃与复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最后一句“总付平波渺”则似乎在暗示,所有的情感最终都化作了无边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秋光、巫山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充满愁苦的情感世界,展示了沈宜修细腻的情感描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满日秋光: 整个秋天的光景映入眼帘,感受到季节的沉重。
    2. 厌听反舌啼声: 不想再听那烦人的鸟鸣,暗示内心的不安与烦躁。
    3. 泪流多少: 反映了诗人的伤感,眼泪流淌不止。
    4. 回望巫山杳: 思念的人或事物远不可及,带来无尽的愁苦。
    5. 几度思量: 多次思考却无解,显示出内心的挣扎。
    6. 落得空烦恼: 最终得到的只是无谓的烦恼。
    7. 须知道: 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痛苦。
    8. 断肠难告: 心中的痛苦无法诉说,情感的压抑。
    9. 总付平波渺: 所有的痛苦都化为无形的波澜,表达了情感的无奈和渺小。
  • 修辞手法:

    • 比喻: “泪流多少”比喻内心的痛苦。
    • 拟人: “反舌啼声”,将自然之声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 词中多次运用对仗,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思念,展现了孤独与烦恼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秋光: 象征着凋零与思念,带来伤感的情绪。
  • 巫山: 代表遥不可及的思念,具有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
  • 泪水: 内心痛苦的直接体现,表现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巫山”象征什么?
      A. 幸福 B. 思念 C. 失落
    2. 诗人为什么厌听“反舌啼声”?
      A. 因为它刺耳 B. 因为它让人想起过去 C. 因为他喜欢安静
    3. “断肠难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痛苦 C. 无所谓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 诗词对比:

    • 《声声慢·寻寻觅觅》与《点绛唇》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而在表达手法上,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和婉转,而沈宜修则直白而具力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沈宜修研究》

相关查询

芍药五首 其四 穷阴忽霁独往山下看梅 刘忠显挽词 元日 示疑者 劝农六首 其四 麻子山二首 其二 送别 泛舟观雨 南山观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重栭 包含翮的词语有哪些 触目兴叹 齿字旁的字 班门调斧 力字旁的字 卖开头的成语 不打不成相识 扑邓邓 彑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函调 包含羊的词语有哪些 胸有悬镜 铭骨 古已有之 艸字旁的字 轻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