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原寓目》

时间: 2025-04-27 00:13:16

诗句

木落风高天宇开,秋原一望思悠哉。

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3:16

原文展示: 秋原寓目 武元衡 〔唐代〕 木落风高天宇开,秋原一望思悠哉。 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

白话文翻译: 树叶落下,风高天阔,天空显得更加开阔,站在秋天的原野上远望,思绪悠长。 边城如今很少有射雕的骑士,连绵的雁群从何处飞来,发出嗷嗷的叫声。

注释:

  • 木落:指树叶落下。
  • 风高:风很大。
  • 天宇开:天空显得更加开阔。
  • 思悠哉:思绪悠长。
  • 射雕骑:指边城的骑士,射雕是古代边疆民族的一种狩猎活动。
  • 连雁:连绵的雁群。
  • 嗷嗷:雁群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原野的景象,通过对边城和雁群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期盼和对远方归来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原野为背景,通过“木落风高天宇开”描绘了秋天的辽阔和壮美,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绪。“秋原一望思悠哉”进一步以思绪的悠长来表达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后两句“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则通过对边城和雁群的描写,暗示了边疆的宁静和诗人对远方归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落风高天宇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落下,风很大,天空显得更加开阔。
  • “秋原一望思悠哉”:站在秋天的原野上远望,思绪悠长。
  • “边城今少射雕骑”:边城如今很少有射雕的骑士,暗示了边疆的宁静。
  • “连雁嗷嗷何处来”:连绵的雁群从何处飞来,发出嗷嗷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木落风高天宇开”中的“天宇开”比喻天空的开阔。
  • 拟人:“连雁嗷嗷何处来”中的“嗷嗷”拟人化了雁群的叫声。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原野和边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边疆安宁和远方归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木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凋零。
  • 风高:象征着秋天的壮美和辽阔。
  • 天宇开:象征着天空的开阔和思绪的深远。
  • 连雁:象征着远方的归途和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木落风高天宇开”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边城今少射雕骑”暗示了什么? A. 边疆的动荡 B. 边疆的宁静 C. 边疆的繁荣 D. 边疆的荒凉
  3. “连雁嗷嗷何处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远方的恐惧 B. 对远方的期盼 C. 对远方的厌恶 D. 对远方的冷漠

答案:

  1. C. 秋天
  2. B. 边疆的宁静
  3. B. 对远方的期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登高》:通过对秋天山川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武元衡的《秋原寓目》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安宁和远方归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武元衡的诗作。

相关查询

庄敬日强斋二首 中岩 知府丈袖赐新篇愈叹精奇勉缀俚辞干览采 知府李大谏特枉新诗存问甚厚以谢 真州元夕和韵二首 真州元夕和韵二首 湛庵出示宪使陈益之近作且蒙记忆再次韵一首 在唐安郡圃作 再和雁湖十首 再和雁湖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机势 毛字旁的字 假迹 那坨儿里 包含厘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曲开头的成语 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束马悬车 彐字旁的字 仓皇出逃 玉卿 称贤荐能 孺子牛 平安无事 兀字旁的字 花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