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枝歌(六首)》

时间: 2025-04-27 05:14:59

诗句

枫林树树有猿啼,若个听来不惨凄。

今夜郎舟宿何处,巴东不在定巴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4:59

原文展示:

竹枝歌(六首)
作者:高启 〔明代〕

枫林树树有猿啼,
若个听来不惨凄。
今夜郎舟宿何处,
巴东不在定巴西。


白话文翻译:

在枫树林中,树上传来猿猴的啼叫,
谁听了不觉得凄惨呢?
今晚我的船将停在哪里呢?
巴东不在巴西的定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形容幽静而悲凉的环境。
  • 惨凄:形容悲惨而又凄凉的情景。
  • 郎舟:指船只,这里特指诗人自己行舟的船。
  • 巴东、巴西:地名,巴东在今湖北,巴西在今四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猿啼”,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猿猴的叫声在古代尤其是在秋天,常常给人以凄凉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生年不详—前1570年),明代诗人,字士杰,号季直。他的诗歌风格受到王维、孟浩然的影响,擅长山水田园诗,尤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竹枝歌》是在诗人行舟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竹枝歌》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枫林树树有猿啼”就构建了一个宁静却又带有悲凉的环境,猿啼声象征着孤独与思乡。接下来的“若个听来不惨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每一个听者内心的共鸣。最后两句“今夜郎舟宿何处,巴东不在定巴西”则展现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与迷惘,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无奈与不确定。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枫林树树有猿啼”:描绘了枫树林中的猿猴叫声,浓厚的秋意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 “若个听来不惨凄”:强调猿啼的悲凄之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情感的共鸣。
  • “今夜郎舟宿何处”: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内心的焦虑与思考。
  • “巴东不在定巴西”:表达了旅行中的迷茫与无奈,体现了对归宿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猿啼声作为孤独与悲伤的象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称之美。
  • 意象:通过枫林与猿啼的意象,营造出深秋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高启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感知和对人生的哲思,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枫林:象征秋天与生命的无常,代表着即将逝去的美好。
  • 猿啼:孤独、思乡的情感象征。
  • 郎舟:象征旅途与归宿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猿啼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2. “巴东不在定巴西”中的“巴东”和“巴西”指的是: A. 人名
    B. 地名
    C. 物品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高启的《竹枝歌》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可以发现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高启更着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英雄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高启传记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江红·落枕鸿声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 坐凝光亭看麦 赞龄叟留东隐二首 其一 次韵如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其五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元夕醉梅山弟家 次韵梅山弟静中大观 梅初破蕊 次韵林国器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 頁字旁的字 起程 一口咬定 又字旁的字 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为民除患 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个照面 几字旁的字 落汤螃蟹 风光旖旎 吟写 牛字旁的字 赤伏符 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畦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