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26
漠漠春寒水绕城,
谁家可作看花行。
一杯不得三人共,
二月都能几日晴。
梦逐莺声风外断,
愁兼草色雨中生。
画船载妓南湖上,
不似年时放浪情。
在朦胧的春寒中,水环绕着城池,
谁家可以去赏花呢?
一杯酒无法与三人共享,
二月的日子又能有几天是晴天呢?
梦中随着黄莺的鸣叫在风中飘散,
愁绪伴随着草色在雨中滋生。
画船载着歌女在南湖上,
却不似往年那样放纵的情怀。
逐句解释:
“画船载妓”暗示了当时的风花雪月,也反映了社会对妓女的文化接受度;“莺声”常用来代表春天的到来,寄托了对春色的向往。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子华,号寒松,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绝句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季,诗人表达了在春寒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个人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寒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首句“漠漠春寒水绕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寒冷,水环绕城池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谁家可作看花行”,不仅是对春日游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孤独的心情。
诗中提及“一杯不得三人共”,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即使有酒相伴,也无法与人分享,诗人对人的依赖与渴望在此刻显得尤为突出。随着“二月都能几日晴”的感叹,诗人对天气阴沉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梦逐莺声风外断”,则表现了诗人对往昔自由放纵的追忆。黄莺的鸣叫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愁绪与草色相伴,“愁兼草色雨中生”,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最后两句“画船载妓南湖上,不似年时放浪情”,对比往年放荡不羁的风花雪月,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借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寒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与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D. 秋季
“一杯不得三人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南湖”象征着什么?
A. 美好回忆
B. 未来希望
C. 恋爱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雨中寄刘沈二别驾》 vs 李白的《月下独酌》:
高启的《雨中寄刘沈二别驾》 vs 杜甫的《春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