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少年行二首》

时间: 2025-07-30 01:03:01

诗句

下直平明出禁门,笑提博局伴王孙。

宝刀不敢将输却,明日沙场欲报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3:01

原文展示

少年行二首
作者: 高启

下直平明出禁门,
笑提博局伴王孙。
宝刀不敢将输却,
明日沙场欲报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在禁门外的景象,他满怀自信,伴随贵族子弟一同前行。面对即将到来的沙场之战,他心中暗自警惕,决意不让自己的宝刀在战斗中失利,明天的战斗他要为昔日的恩情而战。

注释

  • 下直:直接走出,指出宫禁。
  • 平明:光明正大,心情开朗。
  • 博局:博弈、赌博的局子,这里引申为交际和游玩。
  • 王孙:王公贵族的子弟。
  • 宝刀:指代自己的武器,这里象征勇气和决心。
  • 输却:这里意为失利。
  • 沙场:战场,指进行战斗的地方。
  • 报恩:回报恩情,表示要为曾受的恩惠而战。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沙场”,在古代常常是英雄豪杰施展才华的地方。诗中“笑提博局”暗示诗人有与权贵交往的背景,而“宝刀”则是古代士人的荣耀与责任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子厚,号容斋,明代初期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年轻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自信与勇气,体现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往恩情的感恩。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行二首》以清晰的意象描绘出一位年轻人在禁门外的精神状态。诗中通过出禁门的动作,表现出一种突破常规、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勇气。与王孙一同嬉笑,传达出一种年轻人的无畏与轻松。然而,诗的深层含义在于即将到来的沙场之战,年轻人内心的紧张与责任感也逐渐显现。

“宝刀不敢将输却”一句,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更是对失败的警惕。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诗人以“欲报恩”表达了对曾经恩情的感激与回馈,凸显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兼具了豪情与细腻,展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整首诗在简练中透出深邃,情感的张力与诗人的理想情怀相结合,令人感慨万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下直平明出禁门:意为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走出宫禁,表明他对外界的向往和渴望。
    • 笑提博局伴王孙:和王孙一起玩乐,展示出年轻的活力和轻松的生活态度。
    • 宝刀不敢将输却:内心的紧迫感,强调年轻人对战斗的重视,不允许自己失败。
    • 明日沙场欲报恩:表明他将为昔日的恩情而战,体现出对责任感的认识。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与排比的修辞,使得语言更为生动。比如“笑提博局”与“宝刀不敢”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内外情感的冲突。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年轻人在自由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往恩情的感恩,展现了年轻的豪情与坚定。

意象分析

  • 禁门:象征着束缚与约束,表示对自由的渴望。
  • 宝刀:不仅是武器的象征,更代表着勇气与责任。
  • 沙场:代表战斗与挑战,是年轻人实现理想的舞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刀”象征什么?

    • A. 武器
    • B. 勇气和决心
    • C. 财富
  2. “明日沙场欲报恩”中的“报恩”指的是什么?

    • A. 回报仇恨
    • B. 回报曾经的恩情
    • C. 回报财富
  3. 诗人通过“笑提博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与快乐
    • B. 忧虑与紧张
    • C. 忍耐与屈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少年行》 by 李白
  • 《出塞》 by 王昌龄

诗词对比: 高启的《少年行二首》与李白的《少年行》均展现了年轻人的豪情壮志,但李白更强调个体的自由与放荡,而高启则更注重责任与回报的情感交织。这种对比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高启诗文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过始兴江口感怀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闲游二首 咏灯花同侯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 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何见之晚 格格不入 麤猥 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 一个是一个 寸兵尺铁 折简相召 建之底的字 乐极则悲 尢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暮虢朝虞 无肠可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