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5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53:05
揽镜漫嗟吟鬓短,荏苒轻阴,门外风光换。
日落荒城闻塞管,春寒三月霜初断。
撷尽红心芳草岸,野马惊埃,恍惚连霄汉。
独立苍茫谁是伴,殷忧黯黯填胸满。
我对着镜子感叹自己鬓发已短,光阴飞逝,门外的风景已经变换。
夕阳西下,荒凉的城中听见了塞外的音乐,春寒三月的霜终于开始消融。
我采摘尽了岸边的红心芳草,野马在尘埃中惊起,恍惚间仿佛与天相连。
我独自站在苍茫的天地间,不知谁能做我的伴侣,心中满是沉重的忧虑。
丁宁,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于民国时期。他的诗词多表达个人情感,追求自然与人生的和谐。丁宁的作品融合了传统的诗词技巧与现代的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鹊踏枝八首》是丁宁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该诗在春寒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这首诗以对镜自省的方式开篇,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诗人通过“揽镜漫嗟”的自言自语,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接下来的“日落荒城闻塞管”,则转向外界,描绘了荒凉的城池和远方的哀乐,增强了孤独感与历史感。
“春寒三月霜初断”,此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候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寒冷与孤寂。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撷尽红心芳草岸”的意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但随即“野马惊埃”的描绘又将这种生机化为虚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独立苍茫谁是伴,殷忧黯黯填胸满”,将整个情绪推向高潮,孤独的身影在广袤天地间显得更加渺小,忧伤的情感也愈发浓烈。
整首诗在音律和意象上都具备古典诗词的美感,同时情感的深邃与思想的复杂使其具有了现代诗的特征,体现了丁宁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以及深刻的孤独感。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的困惑与忧虑,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诗中“揽镜漫嗟吟鬓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春寒三月霜初断”中的“霜初断”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些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