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鹊踏枝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11:02:07

诗句

秋入沧江葭苇白。

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

万雪千霜须拌得,春光犹隔枝南北。

欲唤清尊输酒力。

如此人间,何处寻芳迹。

空外蝉筝弦渐急,无端勾引闲思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02:07

原文展示:

鹊踏枝四首 其一
作者: 刘永济 〔清代〕

秋入沧江葭苇白。
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
万雪千霜须拌得,
春光犹隔枝南北。
欲唤清尊输酒力。
如此人间,何处寻芳迹。
空外蝉筝弦渐急,
无端勾引闲思忆。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沧江边的芦苇已变得洁白。
阵阵萧瑟的秋风,似乎在捉弄我的愁绪。
无论经历多少冰雪和霜冻,
春天的光景依然隔在南北枝头。
想要呼唤清酒来解愁,
在这样的世间,何处能找到芳香的踪迹?
空中蝉鸣的琴弦渐渐紧绷,
无缘无故地勾引起我无尽的思念。

注释:

  • 沧江:指的是宽广的江河,这里象征着辽阔的秋天景象。
  • 葭苇:指芦苇,生长在水边,白色的表示秋天的到来。
  • 瑟瑟萧萧:形容秋风的声音,传达出凄凉的气氛。
  • 万雪千霜:形容经历了很多寒冷的天气,象征时间的流逝。
  • 清尊:指盛酒的器具,这里指代美酒。
  • 芳迹:芳香的踪迹,象征美好的事物或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善于写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婉约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自然景观中体悟到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索和情感的流露。

诗歌鉴赏:

《鹊踏枝四首 其一》是刘永济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诗的开头便通过“秋入沧江葭苇白”展现出秋天的肃杀之气,白色的芦苇象征着生命的萧条。接着,“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秋风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象与内心愁绪紧密相连。接下来的“万雪千霜须拌得,春光犹隔枝南北”,则进一步引申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光虽然美好,但却被距离隔开,令人无奈。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开始思考如何解愁,选择了“欲唤清尊输酒力”,这句显现了他对酒的寄托,酒成为了解忧的工具,但在“何处寻芳迹”的疑问中,诗人又感到无处可寻的失落。最后两句“空外蝉筝弦渐急,无端勾引闲思忆”,将思绪引向更深的怀念与思念,蝉声如琴弦的紧绷,暗示着即将面临的秋冬,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入沧江葭苇白:描绘了秋天的到来,沧江的芦苇已经变成了白色,象征着死亡和凋零的季节。
  2. 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秋风瑟瑟,伴随着萧瑟的声音,暗示诗人内心的愁苦。
  3. 万雪千霜须拌得:经历了无数的寒冷,春天的光景依然遥不可及。
  4. 春光犹隔枝南北: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与自己隔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欲唤清尊输酒力:想要借酒来解愁,清酒成为了缓解心情的寄托。
  6. 如此人间,何处寻芳迹:对美好事物的寻找变得无比渺小与无奈。
  7. 空外蝉筝弦渐急:蝉声如琴弦般紧绷,暗示思绪的加速与困扰。
  8. 无端勾引闲思忆:无缘无故地引发对往事的回忆,内心的思念愈加深重。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秋风、蝉声赋予情感,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交织。
  • 对仗:如“万雪千霜”与“春光犹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白色的葭苇象征着凋零,清酒象征着解愁的方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江:象征广阔与流逝,暗示生活的无常。
  • 葭苇: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秋天的到来。
  • 清尊:象征酒,代表一种解忧与逃避的方式。
  • 蝉筝:象征思念与孤独,蝉鸣声引发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欲唤清尊输酒力”中“清尊”指的是什么?
    A. 酒器
    B. 美酒
    C. 诗歌
    D. 酒店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
    A. 秋入沧江葭苇白
    B. 春光犹隔枝南北
    C. 无端勾引闲思忆
    D. 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时光和亲情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孤独情感。

诗词对比

  • 刘永济 vs. 李白:刘永济的诗风更为婉约细腻,情感深沉;而李白则以豪放奔放著称,二者在主题上皆有对人生感慨的表达,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观》

相关查询

和参寥见寄?一作:奉和参寥离彭门至淮上见 豆粥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百步洪二首 菩萨蛮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残句但令有妇如康子 夫人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啮合 百思不得其故 桑荫未移 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姓结尾的成语 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何足介意 规旋矩折 谐诨 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畸轻畸重 教辞 倰儯 克字旁的字 略地侵城 玄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