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0:52
双调得胜乐
春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
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
夏酷暑天,葵榴发。
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
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秋玉露冷,蛩吟砌。
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
陶元亮醉在东篱。
冬密布云,初交腊。
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
胆瓶内温水浸梅花。
又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
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
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
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
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春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王孙公子们在一起玩乐。
喝醉酒后,衣袖湿透,花簪压低了帽檐。
夏天炎热,向日葵和石榴盛开。
十里荷花香气四溢,兰舟斜靠在垂杨树下。
只想在凉亭里铺开竹席,解开衣襟,散发长发。
秋天露水凉,蟋蟀在台阶上吟唱。
听着落叶在西风中飘落,寒雁在天空高声鸣叫。
陶渊明在东篱醉酒。
冬天云层密布,腊月初交。
正适合去扫雪、煮茶,喝羊羔酒更添风味。
温水浸梅花的瓶子里。
又独自入睡,难以成梦,醒来时怀中空空。
裙子宽大,玉腕上的镯子松动。
独自走在路上,走了千遭万遭。
是否愿意快点传递消息,别等到天明才让担阁送来。
红日西下,遥远的天空暮色降临,老树上寒鸦成群。
我为何频繁打扮自己,怕有新的雁儿寄来书信。
红日西沉,残霞映照,秋水与长天一色。
寒雁在天外鸣叫,怎么不带个字儿来?
作者介绍:白朴(约1226年-约1306年),元代杂剧作家、诗人,擅长诗词与戏曲,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以描写生活日常和自然景色著称。
创作背景:本词反映了四季变换中的人情世态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双调得胜乐》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化与人情冷暖的词作。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自然的美丽。春天的温暖与欢愉,夏日的清凉与惬意,秋天的沉思与离愁,冬季的孤寂与思念,层层递进,情感丰富。
在春季,诗人描绘了王孙公子们的游乐,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欢乐。而当夏季来临,描写了荷花的香气与岸边的悠闲,突出了一种清爽的意境。秋天则转向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落叶与寒雁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离愁。最后,冬天的描写充满了孤独感,诗人提到独自睡觉,梦中抱空,显示了内心的空虚与惆怅。
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既有自然景色的美,又有情感的深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诗中情感真挚,语言优雅,体现了白朴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四季的变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孙公子”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在夏季的描写中,诗人提到的“兰舟”指的是什么?
诗中“寒雁儿”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朴的这首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白朴更注重四季的变化与人情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豪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