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1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18:47
筑城始议态,寓兵复言攻。
二年大江南,兵弋在目中。
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
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筑城和战争的讨论。诗人提到开始讨论修筑城墙的计划,驻扎的士兵再一次提及进攻的事情。过去两年间,大江南的战事不断,士兵们的行踪始终在眼前。诗人忧虑着时局,心中有千百个担忧,唯独希望有你与我共同面对。于是前往朝廷请求长缨(即用长绳绑住敌人),而终军(指的是年轻的将领)本是个孩子。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多与时事、战争相关。他的诗作在风格上常具忧国忧民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逢国家面临外敌的威胁,诗人与朋友赵德庄的情谊成为诗中重要的情感支撑,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筑城与战争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开篇以“筑城始议态”引入,点出时局的紧迫感。接着,诗人提及过去两年间大江南的战争,暗示战乱的频繁与士兵的生活艰辛。诗中的“忧时亦千虑”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他不仅关心国家的安危,也把对友人的期许寄托其中。
再者,诗人向朝廷请求“长缨”,象征着对敌人的束缚与对和平的渴望,而“终军本儿童”则暗示了年轻将领的责任与成长。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紧迫感,既有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也有对友谊的温暖寄托,交织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筑城与战争的主题,传达出强烈的忧国情怀与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长缨”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怨恨
c. 战斗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愉
b. 忧虑
c. 无所谓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