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雨》

时间: 2025-07-27 21:31:45

诗句

春来一月雨,米斗钱三千。

江空尽绝市,灶冷厨无烟。

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

滨海皆食淡,逻卒相寻挻。

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

玉食宁几何,千百俱并缘。

只今二月节,何暇及种田。

使臣询民瘼,当务固有先。

近仓有陈粟,庶解朝夕悬。

州县价一平,乡闾自然宽。

欲言事何限,何当息民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1:45

原文展示

春来一月雨,米斗钱三千。
江空尽绝市,灶冷厨无烟。
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
滨海皆食淡,逻卒相寻挻。
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
玉食宁几何,千百俱并缘。
只今二月节,何暇及种田。
使臣询民瘼,当务固有先。
近仓有陈粟,庶解朝夕悬。
州县价一平,乡闾自然宽。
欲言事何限,何当息民肩。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一场雨,米价已经涨到三千文一个斗。
江面上空荡荡的,没有市场,灶台上冷冷清清没有烟火。
我从莆城来,四处望去,心中感到凄凉。
滨海地区的人都在吃淡饭,士兵们在寻找工作。
吏役们纷纷被召集,大家都在忙着煮饭。
吃的东西真是少之又少,千百人都在为此苦恼。
如今已是二月节,哪里还有时间去耕种田地。
使者询问民间疾苦,最重要的事情应当优先解决。
附近仓库里有陈旧的谷物,希望能解救朝夕的困境。
州县的米价平稳,乡村自然会宽松一些。
想要说的事情何其多,什么时候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米斗:古代用于计量稻米的单位。
  • 灶冷厨无烟:指厨房冷清,没有烟火,反映生活困苦。
  • 莆城:作者的故乡,指的是莆田。
  • 滨海:指沿海的地区,表示地理位置。
  • 累累起夫役:指人们被动员起来做苦力。
  • 玉食:指美味的食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米斗钱三千”及“江空尽绝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困境,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及自然灾害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经济困苦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当时饥荒、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春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种种景象及影响,展现了诗人在困扰中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春来一月雨”引入,春雨虽然是自然现象,却在此处成为了经济活动停滞的象征。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因雨导致的米价飙涨及市场萧条,生动地反映了民众的困境。诗中“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眼前景象的无奈。

整首诗语气沉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通过描绘米价、市场的状况,以及对农田耕作的无奈,诗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危机。最后几句提到“欲言事何限,何当息民肩”,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也为当时的社会提出了希望的呼声,期待能有改变的时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来一月雨,米斗钱三千。”:春天的雨水带来的是物价的飞涨,突显经济的困扰。
  • “江空尽绝市,灶冷厨无烟。”:描绘了一种冷清无市的景象,生活的萧条感加重。
  • “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切关注。
  • “滨海皆食淡,逻卒相寻挻。”:说明即使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也很艰难。
  • “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人们被迫做苦力,反映了社会的压迫。
  • “玉食宁几何,千百俱并缘。”:美食稀少,众人皆为生计而苦恼。
  • “只今二月节,何暇及种田。”:强调了耕作的无奈与生活的重担。
  • “使臣询民瘼,当务固有先。”:提出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呼吁当局重视民生问题。
  • “近仓有陈粟,庶解朝夕悬。”:期望能利用现有资源来缓解百姓困境。
  • “州县价一平,乡闾自然宽。”:经济稳定可以带来乡村的安宁。
  • “欲言事何限,何当息民肩。”:表达了诗人对民众负担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空尽绝市,灶冷厨无烟”展示了诗歌的工整。
  • 比喻:将春雨与经济困境相联系,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经济困境的深切关注,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忧虑与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着生机,却也带来了困扰。
  • 米斗:象征着粮食与民生,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
  • 江空、灶冷:反映了社会的萧条,民众生活的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米斗”指什么?

    • A. 一种器具
    • B. 粮食计量单位
    • C. 春雨的象征
  2. 诗人从哪里来?

    • A. 沿海
    • B. 莆城
    • C. 京城
  3. 诗中提到的“欲言事何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无奈
    • C.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 《赋得古原草送别》: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人事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逃暑 宿红土窝茅店 南湖道中 晓发毕阳至新屯 泠溪谷蒙道中 登金山谒禹王庙 鲁城二石人歌 题画鳜鱼 虎丘 其二 虎丘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劈头盖脸 直肠 双抢 旡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投食 岁结尾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隔热 黄帝子孙 青字旁的字 遮遮掩掩 心满意足 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朱口皓齿 量长较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