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52:25
著雨杨花困舞绵,
煖风扬作晚晴天。
一场春色归何处,
芳草斜阳淡淡烟。
春天的午后,细雨中杨花随风飘舞,
暖风吹拂下,傍晚的晴空显得格外明朗。
这一场春色,究竟归属何方?
只见芳草在斜阳下,弥漫着淡淡的烟霭。
本诗并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杨花”和“春色”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柔美,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自然氛围。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社会对自然的重视和人文关怀。
《春午二首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午后景象,诗中充满了生机和温暖。诗人通过细雨中的杨花和暖风中的晴天,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妙的氛围。细雨中,杨花似乎被困住,随风舞动,象征着生命在春天的绽放与挣扎。接着,诗人描绘了傍晚的晴空,暖风轻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诗的最后两句引发了对春景归属的思考,春色虽美,但终究难以停留,芳草在斜阳下,隐隐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春天的短暂和珍贵。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更通过对比与反思,呈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春天的美好和短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怀。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温暖的风?
A. 煖风
B. 凉风
C. 击风
D. 寒风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春色的什么感受?
A. 喜悦
B. 迷茫
C. 感伤
D. 恶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