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03
隔窗啼鸟梦惊残,深麝香销冷博山。
只枕半欹閒猛省,又添一日在人閒。
隔着窗户,啼叫的鸟儿惊醒了我残存的梦,深邃的麝香散去,冷冷的博山。
我只是在半侧着头,悠闲地思考,今天又在这世间增加了一天的闲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有悠闲、沉思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晚,时节与新年交替,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第一句“隔窗啼鸟梦惊残”描绘了清晨时分,窗外鸟鸣的声音打断了梦境,给人一种从梦中惊醒的感觉,暗喻着梦与现实的交错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深麝香销冷博山”则通过香气的散去,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仿佛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令人感到惋惜。
后两句中,“只枕半欹閒猛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沉思,半侧的姿态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而“又添一日在人閒”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索,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春晚为背景,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哲学,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啼鸟”是用来形容什么时刻的?
A. 晚上
B. 清晨
C. 中午
“深麝香销冷博山”中的“博山”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种香炉
C. 一种花
诗人的思考状态是怎样的?
A. 紧张
B. 悠闲
C. 忧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著的《次韵童志道春晚》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反映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和谐,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描绘,而陈著则倾向于内心的思考与感悟。两者在意象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