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6:46
送李舍人归兰陵里
作者: 杨巨源 〔唐代〕
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
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友人的送别,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满足。诗人用清丽的词句描绘了藏于世间的美好,酿酒的美酒与三亩田的蔬菜,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尽管家境贫困,但心中没有负担,名声和官位在此时并不重要。惟有对道理和情感的理解,才能让人常常感到满足,启发我们感恩天地的恩惠。
作者介绍:杨巨源,生于唐代,字子云,曾任职于朝廷,个性洒脱,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与人情世故,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李舍人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以及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送李舍人归兰陵里》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送别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以“清词”和“美酒”引入,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视。接着描绘了田园景象,三亩嫩蔬和高树围绕的朱门,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宁静而富有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则更为深刻,诗人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尽管家境贫困,但内心却没有累赘,名声与权力并不重要。这样的思考让人看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盈。
最后,诗人以“惟有道情常自足”总结,强调内心的满足感来源于对道理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与友谊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现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同时,意象鲜明,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具有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强调了感恩与知足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送李舍人归兰陵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惟有道情常自足”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家贫境胜心无累”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杨巨源的诗同样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更加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