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19
失题
作者: 杨巨源 〔唐代〕
原文展示:
何事慰朝夕,不逾诗酒情。
山河空道路,蕃汉共刀兵。
礼乐新朝市,园林旧弟兄。
向风一点泪,塞晚暮江平。
白话文翻译:
为何要用什么来安慰早晚的时光,除了诗酒的情感?
山河辽阔却无路可走,边疆的汉人同样在刀兵中苦苦挣扎。
新朝的市场上礼乐齐备,旧日的园林仍有老朋友相伴。
在风中流下的泪水,正好在傍晚的平江水面上映照。
注释:
- 何事:何种事情。
- 慰:安慰、抚慰。
- 朝夕:早晚,形容时间的流逝。
- 不逾:不超出,超越。
- 蕃汉:指边疆的少数民族与汉族。
- 刀兵:战争,武器。
- 礼乐:古代礼仪与音乐,象征文化。
- 园林:指山水园林,古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 一点泪:比喻伤感,情感的流露。
- 塞晚:夜晚的江河。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指某一典故,但“蕃汉共刀兵”可以联系到唐代边疆的动荡与民族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战争与安定的矛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以现实关怀和忧国忧民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时值社会动荡和民族关系复杂,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状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朋友的怀念。
诗歌鉴赏:
杨巨源的《失题》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及对时局的忧虑。开篇便提到“朝夕”二字,传达出时间的无情和个人情感的脆弱,诗人似乎在追问,究竟用什么来安慰这份流逝。“不逾诗酒情”的表述,既是对诗酒的依恋,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山河空道路”,则揭示了诗人与世俗之间的隔阂,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反而感到迷失,甚至无路可走。
“蕃汉共刀兵”,则让人看到了时代的悲剧,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的残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礼乐新朝市”的描绘,反映出一种文化的矛盾:新与旧、繁荣与苦难共存,似乎是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无奈。
最后两句“向风一点泪,塞晚暮江平”,以情感的细腻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对未来的无望。整首诗以意象丰富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事慰朝夕:诗人思考什么能安慰日夜的生活。
- 不逾诗酒情:唯有诗酒能超越这份情感。
- 山河空道路:面对浩瀚的河山,诗人感到无路可寻。
- 蕃汉共刀兵:边疆的少数民族与汉人同在刀兵中挣扎。
- 礼乐新朝市:新朝的市场繁荣却带有文化的失落。
- 园林旧弟兄:旧日的朋友依旧在,情感依旧。
- 向风一点泪:在风中流下的泪水,象征着无奈。
- 塞晚暮江平:在傍晚的平江水面上,映照出诗人的心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河空道路,蕃汉共刀兵”展现出诗人对比的手法。
- 比喻:如“向风一点泪”将情感具象化。
- 拟人:将时间和情绪具有人性,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主题思想:
-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情感的流失与社会动荡的无奈,表现出对旧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主题深邃而感人。
意象分析:
- 山河:象征广袤的自然与人的渺小。
- 刀兵:代表战争与冲突。
- 礼乐:象征文化与传统。
- 园林:代表过往美好的人际关系。
- 泪水:象征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诗酒”主要象征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文化与情感
- C. 战争
- D. 自然风光
-
“蕃汉共刀兵”是指什么?
- A. 朋友之间的争斗
- B. 民族冲突与战争
- C. 自然灾害
- D. 文化交流
-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杨巨源的《失题》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