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35:22
原文展示:
烟缕暗蒙茸。杨柳轻风。雨声多在夜窗中。春水渐生春事去,流尽残红。新笋绿丛丛。莺语匆匆。一樽同酹定林公。十里长松青未了,山北山东。
白话文翻译:
烟雾缭绕,朦胧不清。杨柳在轻风中摇曳。雨声频繁地在夜窗中响起。春水逐渐增多,春天的活动已经过去,花瓣随水流尽。新笋丛生,绿意盎然。莺鸟的叫声急促。我们一起举杯祭奠定林公。十里长的松树依然青翠,山北山东皆是如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榘在春天郊游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感慨和对逝去春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定林公”可能是作者敬仰的某位历史人物或诗人,通过祭奠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中“烟缕暗蒙茸”和“杨柳轻风”描绘了春天的朦胧美,而“雨声多在夜窗中”则增添了一丝忧郁的氛围。随着“春水渐生春事去,流尽残红”,诗人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后半部分通过“新笋绿丛丛”和“莺语匆匆”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而“一樽同酹定林公”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变化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烟缕暗蒙茸”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朦胧美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A
“春水渐生春事去”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水多,事情多 B. 春天水多,事情结束 C. 春天水少,事情多 D. 春天水少,事情结束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定林公”可能是指什么? A. 历史人物 B. 诗人自己 C. 自然景色 D. 动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