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慈书记写予真求赞漫书此以塞来意》

时间: 2025-07-27 23:21:34

诗句

眉不修疏头突兀,鼻罍垂兮颧无骨。

长怜百丑兼且讷,慈禅慈禅不我拙。

名兮邈兮水里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1:34

原文展示:

眉不修疏头突兀,鼻罍垂兮颧无骨。长怜百丑兼且讷,慈禅慈禅不我拙。名兮邈兮水里月。

白话文翻译:

眉毛不修,头发稀疏且突兀,鼻子像罍一样垂下,颧骨没有轮廓。可怜我是个丑陋而笨拙的人,慈悲的禅僧啊,您为何不让我更出色?名声啊,仿佛在水中映出月亮一般遥不可及。

注释:

  • 眉不修:指眉毛没有修整,形象不佳。
  • 鼻罍:形容鼻子像罍(古代盛酒器)一样垂。
  • 颧无骨:颧骨没有明显的轮廓,显得无精打采。
  • 百丑:指自己身上所有的丑陋之处。
  • 慈禅:指慈悲的禅师,表示对他人的怜悯。
  • 邈兮:形容遥远、无望,如同水中月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净如,宋代高僧,诗人,以禅宗诗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对人生、自然和宗教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表现了他对自身丑陋的自嘲和对名声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外貌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身丑陋的深刻自省与幽默的自嘲。诗的开头以“眉不修疏头突兀”直白地揭示了作者对自身外貌的不满,接着形象生动的比喻如“鼻罍垂兮颧无骨”,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被社会标准所抛弃的孤独感。作者在对自身的丑陋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间名声与美貌的渴望。

“长怜百丑兼且讷”,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尽管自己丑陋且笨拙,但仍对世俗的美有着向往。最后一句“名兮邈兮水里月”,将名声比作水中月影,展现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悲哀与无奈。整首诗融合了自我反省与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外在与内在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眉不修疏头突兀:直接描绘外貌的缺憾,表现出一种无奈感。
    • 鼻罍垂兮颧无骨:借用形象比喻,进一步强调丑陋的形象。
    • 长怜百丑兼且讷:自我反思,表达对自身丑陋的怜惜。
    • 慈禅慈禅不我拙:质疑禅师的怜悯,反映出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 名兮邈兮水里月:比喻名声的遥远,反映出对名声的渴望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鼻罍垂”与“水里月”,形象生动。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外貌与内心的关系,以及对名声的渴望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眉、鼻、颧:代表外貌,反映出作者对自身的真实感受。
    • 水里月:象征名声与理想,触不可及,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鼻罍”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酒器
      • B. 一种音乐
      • C. 一种植物
    2. 诗人对自身形象的态度是什么?
      • A. 自豪
      • B. 自嘲与无奈
      • C. 漠不关心
    3. “名兮邈兮水里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财富
      • C. 名声的遥不可及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鹿柴》
  • 诗词对比

    • 比较释净如的自嘲与苏轼的豪放,前者注重自我反省,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禅宗与诗歌的交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一 牛口见月 午窗坐睡 又答毡帐 太白词,并叙 其三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 浣溪沙·春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雪缕 乐育人材 十步九回头 包含泞的词语有哪些 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外亲内疏 凵字底的字 心字底的字 里挑外撅 包含鹪的词语有哪些 打下马威 捐赈 包含乖的词语有哪些 横直 满脸春风 齿字旁的字 卬头阔步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