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35
老无稚子为应门,
病有毘耶伴此身。
相府梵宫均是幻,
却须舍宅即离尘。
老年人没有年幼的子女来应门,
生病时有毘耶(佛教的守护神)伴随在身边。
相府和梵宫都是虚幻的存在,
但却必须舍弃家宅才能脱离尘世的纷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相府”和“梵宫”暗示了权力与宗教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和超脱之间关系的思考。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日常生活,作品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
《半山寺三首》是杨万里在半山寺游览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他对老年及孤独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此时,诗人正处于南宋的动荡时期,社会环境复杂,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半山寺生活的场景,但深入分析其内涵,便可发现诗人对人生、孤独与超脱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老无稚子为应门,病有毘耶伴此身”直接揭示了老年人孤独的状态,尤其是没有年幼子女在身边,缺乏陪伴和关心,生病时只得依靠佛教的守护神。这种孤独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接下来的两句“相府梵宫均是幻,却须舍宅即离尘”,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相府代表了世俗的权力和名利,而梵宫则是追求精神境界的象征。作者将这两者并列,揭示了无论是权力的追求还是宗教的向往,最终都无法逃脱“幻”的本质。诗人最终强调要舍弃家宅,才能真正离开尘世的纷扰,表达了他对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也有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读来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反思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毘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佛教的守护神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诗中“老无稚子”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富裕
D. 忧伤
“相府梵宫均是幻”的意思是?
A. 权力与宗教都是真实存在的
B. 权力与宗教都是虚幻的
C. 权力高于宗教
D. 宗教高于权力
比较杨万里的《半山寺三首》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超脱与孤独,而后者则强调享乐与洒脱。李白的豪放和杨万里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