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4:35
舟过兴济县暂往段长老藏经阁避暑
言寻避暑地,随意入僧房。
树以法云秀,莲从解脱香。
翻经知古乘,借相到羲皇。
火宅终难久,安心是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在兴济县,偶然来到段长老的藏经阁避暑的情景。诗人随意走进僧人的房间,寻找一个避暑的地方。房前的树木在法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美,池塘里的莲花散发着解脱的香气。翻开经书,感受古人的智慧,借此与古代的羲皇相会。世间的火宅终究难以长久停留,心安才是最重要的归宿。
贡修龄,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大多体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此诗是在舟行途中,偶然寻得避暑之所,受到自然和佛教文化的启发而作。反映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避暑场所,融合了自然与宗教的元素。开头两句“言寻避暑地,随意入僧房”,既表明了诗人避暑的愿望,也流露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周围的环境,树木与莲花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仿佛在暗示着一种和谐的氛围。
“翻经知古乘,借相到羲皇”两句,体现了诗人通过翻阅经典,追寻古代智慧的内心渴望,羲皇作为古代的文化象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对智慧的追求。而最后两句“火宅终难久,安心是上方”,则引导至一种哲学的思考,突显了世俗烦恼的无常,只有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启迪。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宗教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智慧及内心安宁的追求。强调了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寻求古代的智慧?
A. 旅行
B. 翻阅经书
C. 与人交谈
诗中的“火宅”比喻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世俗的烦恼
C. 安静的心灵
诗中提到的“羲皇”象征着什么?
A. 现代的智慧
B. 古代的智慧
C.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