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04
端居绝物役,晨炊饱藜羹。
微风动远树,坦步及春晴。
耳目入寥廓,天地但空明。
群动各自适,众音相和鸣。
我独自居住,无需为世俗的事务所牵绊,早晨煮一壶藜麦羹,饱腹又健康。微风轻拂,远处的树木轻轻摇动,我在春日的晴空下漫步。耳目所及,都是辽阔的天地,清晰而明亮。万物各自安适,各种声音和谐共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现的是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这与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自由的理念相契合。
作者介绍:
李呈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展现出清新的自然情怀,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在寻求一种避世的生活方式,渴望逃避繁杂的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野望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描绘自己安静地居住在一个没有物质束缚的环境中,早晨煮一碗简单的藜羹,体现出一种朴素、健康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让他感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接着,微风轻拂,远处的树木在风中摇曳,诗人悠然自得地在春日的阳光下散步,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耳目所及的辽阔天地,象征着无限的自由与开阔的心境。最后,诗人提到万物各自安适,众声音和谐共鸣,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晨炊饱藜羹”体现了诗人对什么样生活的向往?
A. 奢华
B. 简朴
C. 繁忙
D. 复杂
“群动各自适”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万物的和谐
B. 生活的烦恼
C. 个人的孤独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呈祥的《野望 其一》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诗人情感的交融。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