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方烈妇诗》

时间: 2025-05-11 00:09:40

诗句

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

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

桐城有女姚,嫁事方家郎。

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

方郎中路陨,女姚治其丧。

明朝郎入土,何事妾不亡。

妾有十尺丝,玉质奄从化。

一夜寒霰零,兰枯蕙亦谢。

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

宛宛两柔荑,为人挈三纲。

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

九原多杂臣,试问方家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09:40

原文展示:

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桐城有女姚,嫁事方家郎。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方郎中路陨,女姚治其丧。明朝郎入土,何事妾不亡。妾有十尺丝,玉质奄从化。一夜寒霰零,兰枯蕙亦谢。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宛宛两柔荑,为人挈三纲。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九原多杂臣,试问方家妇。

白话文翻译:

荷花依附于藕根,藕断了荷花就凋谢。雄剑从土中出土,雌剑飞来相随。桐城有个女子姚氏,嫁给了方家的郎君。她的贞洁之心如同两棵松柏,誓言如同双鸳鸯。方郎中途去世,姚氏料理他的丧事。明天郎君就要入土,为何妾身不随之而去。妾身有十尺长的丝线,玉质的美人即将随之消逝。一夜寒霜降临,兰花枯萎,蕙草也凋谢。两块光亮的白璧,一同埋葬在南山冈。两双柔软的手,为人维护三纲五常。皇帝下诏书表彰,烈女的声名传遍天下。九原之地多有杂臣,试问方家的妇人。

注释:

  • 芙蕖:荷花。
  • 雄剑、雌剑:古代传说中的宝剑,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 桐城:地名,今安徽省桐城市。
  • 贞心:坚贞的心志。
  • 信誓:誓言。
  • 治其丧:办理丧事。
  • 十尺丝:比喻生命。
  • 玉质:指美人的身体。
  • 寒霰:寒霜。
  • 煌煌:光亮的样子。
  • 白璧:比喻贞洁的女子。
  • 合瘗:一同埋葬。
  • 柔荑:柔软的手。
  • 挈三纲:维护三纲五常,即儒家伦理道德。
  • 旌书:皇帝的表彰文书。
  • 烈声:烈女的声名。
  • 九有:指天下。
  • 九原:地名,泛指墓地。
  • 杂臣:指不忠不贞的臣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书法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方烈妇诗》是他对一位贞烈女子的赞颂,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贞节观念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赞颂一位名叫姚氏的女子,她在丈夫方郎去世后,坚守贞节,料理丧事,并最终选择了随丈夫而去。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被视为贞烈的表现,因此祝允明创作此诗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姚氏女子的贞烈形象。诗中“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和“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等句,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姚氏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她的贞心如同松柏,誓言如同鸳鸯,即使在丈夫去世后,她依然坚守贞节,甚至选择了随丈夫而去。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被视为极高的道德标准,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贞节观念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以荷花依附于藕根,藕断了荷花就凋谢,比喻姚氏对丈夫的依赖和忠贞。
  2. “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以雄剑和雌剑的传说,比喻姚氏和丈夫的忠贞不渝。
  3. “桐城有女姚,嫁事方家郎”:介绍姚氏的身份和婚姻。
  4. “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以松柏和鸳鸯比喻姚氏的贞洁和誓言。
  5. “方郎中路陨,女姚治其丧”:描述方郎去世,姚氏料理丧事。
  6. “明朝郎入土,何事妾不亡”:表达姚氏愿意随丈夫而去的决心。
  7. “妾有十尺丝,玉质奄从化”:以丝线比喻生命,玉质比喻美人的身体,表达姚氏即将随丈夫而去的决心。
  8. “一夜寒霰零,兰枯蕙亦谢”:以寒霜和枯萎的兰花、蕙草,比喻姚氏的悲惨命运。
  9. “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以白璧比喻贞洁的女子,表达姚氏和丈夫一同埋葬的决心。
  10. “宛宛两柔荑,为人挈三纲”:以柔软的手比喻姚氏的行为,表达她维护三纲五常的决心。
  11. “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描述皇帝表彰姚氏,她的声名传遍天下。
  12. “九原多杂臣,试问方家妇”:以九原之地多有杂臣,反衬姚氏的贞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蕖托藕根”、“雄剑出土中”等,通过自然界的现象和传说中的宝剑,比喻姚氏的忠贞。
  • 拟人:如“雌剑飞相随”,赋予雌剑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姚氏女子的贞烈精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展现了姚氏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以及她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节,甚至选择了随丈夫而去的决心。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被视为极高的道德标准,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贞节观念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芙蕖、藕根:比喻姚氏对丈夫的依赖和忠贞。
  • 雄剑、雌剑:比喻姚氏和丈夫的忠贞不渝。
  • 松柏、鸳鸯:比喻姚氏的贞洁和誓言。
  • 十尺丝、玉质:比喻生命和美人的身体。
  • 寒霰、兰花、蕙草:比喻姚氏的悲惨命运。
  • 白璧:比喻贞洁的女子。
  • 柔荑:比喻姚氏的行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蕖托藕根”比喻了什么? A. 姚氏的贞洁 B. 姚氏对丈夫的依赖和忠贞 C. 姚氏的悲惨命运 答案:B

  2. “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3. 诗中“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表达了什么? A. 姚氏的贞洁 B. 姚氏和丈夫一同埋葬的决心 C. 姚氏的悲惨命运 答案:B

  4. 诗中“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描述了什么? A. 皇帝表彰姚氏 B. 姚氏的悲惨命运 C. 姚氏的贞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贞女诗》(明代 杨慎):赞颂贞女坚守贞节的诗作。
  • 《烈女传》(明代 冯梦龙):记载历代烈女事迹的传记。

诗词对比:

  • 《贞女诗》与《方烈妇诗》:两首诗都赞颂了贞女坚守贞节的精神,但《贞女诗》更侧重于描述贞女的生活细节,而《方烈妇诗》则更侧重于通过比喻和意象来展现贞女的贞烈形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文学史》:介绍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
  • 《明代诗歌选》:收录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包括祝允明的诗作。
  • 《明代社会与文化》:探讨明代社会文化背景,对理解《方烈妇诗》的创作背景有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晚二绝 其一 谩成 和后村唐衣二首 其一 赠徐闻方尹洎川 送杨伯建归丰城 绝命诗 晚泊钓台下 喜雪呈守倅二首 其一 剃发诵为澄月上人出世 其一 颂古十七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森骨立 祸源 金威 人字头的字 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顽痹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雨字头的字 馬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夜月花朝 仓开头的成语 难乎其难 好酒贪杯 包含彘的词语有哪些 吾侬 兀字旁的字 水土不服 兰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