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时间: 2025-04-26 05:01:29

诗句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29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作者: 管鉴 〔宋代〕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
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
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广阔景色,风和露水洗净了晴朗的天空。在高处的楼阁上,俯瞰着美丽的江山。夕阳西下,四周的云彩都聚拢在一起,遮住了遥远的重山。城市的轮廓在烟雾缭绕中显得错落有致。

在这儿,我和朋友们谈论着才华,气势如虹。挥笔写下万字,目送着飞翔的鸿雁。不要再问梅仙的丹药和仙境,也不必去寻找山中的灵草和蕙帐,只想起了那位采芝的老翁。随后,我便写下高远的诗篇,回去奏响大明宫的乐章。

注释:

  • 浩无际:形容广阔无边。
  • 江山胜处:指美丽的景色。
  • 楼倚:指高楼靠在最高的山峰上。
  • 夕阳:指太阳西下时的情景。
  • 气如虹:形容气势磅礴。
  • 飞鸿:指鸿雁,象征着远行和思念。
  • 梅仙:传说中的仙人,常与长生不老的药物相关。
  • 采芝翁:指采药的老者,象征对自然与道理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管鉴,字君韵,号东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黄昏时分,作者登高望远,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又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壮丽与苍凉。开篇以“秋色浩无际”引入,气氛悠远,诗人似乎在高处俯瞰大地,带有一丝哲学的思考。夕阳的描绘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四野的暮云又为此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谈论才华的部分,诗人通过“气如虹”的描写,传达了对朋友之间交流的豪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挥毫写字,目送飞鸿,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思考。最后,诗人对梅仙丹灶的探讨,以及对自然的回归,突显了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而且在意象上相互辉映,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描绘了秋天的无边景色,清风与露水洗净了晴空,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美丽的江山,表达了对美景的陶醉。
  3.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夕阳西下,四周的云彩聚拢,遮住了远处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描绘城市的轮廓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5.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在此处,朋友们谈论才华,气势如虹,展现了交流的热烈。
  6.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诗人挥笔写下万字,目送飞鸿,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7.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对世俗的淡泊,指不必去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
  8. “追忆采芝翁”:回忆起采药的老者,象征着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
  9.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最后,诗人写下高远的诗篇,回去奏响大明宫的乐章,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色比作浩无际的苍穹,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风露洗晴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丰收,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短暂。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飞鸿:象征着思念与追求的理想。
  • 梅仙、采芝翁:象征着对长生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气如虹”形容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气势
    • B. 自然的景色
    • C. 夕阳的颜色
    • D. 云彩的形状
  3. 诗中提到的“梅仙”、“采芝翁”象征着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长生与理想的追求
    • C. 对名声的渴望
    • D. 对权力的向往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思考,但更注重于人与月的情感联系。
  • 《庐山谣》: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天地》杂志

以上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书事 秋日即事 清明 清富轩 蒲团 彭山道中 偶成 南至即事 牟元礼挽章 梅林分韵得梅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骥伏盐车 望尘奔北 鰕魁 古剌剌 醲酒 面授方略 大古 斗顿 无字旁的字 勃谿相向 包含财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王法无情 单人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