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九前二日夜雨》

时间: 2025-07-28 09:34:17

诗句

去去重阳越夕间,潇潇风雨作轻寒。

心知又负登高兴,篱菊留来过后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34:17

原文展示:

重九前二日夜雨 去去重阳越夕间,潇潇风雨作轻寒。 心知又负登高兴,篱菊留来过后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重阳节前两天的夜晚,风雨交加带来了轻微的寒意。心中明白又将错过登高的兴致,篱笆旁的菊花只好留待以后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去:表示时间流逝。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有登高的习俗。
  • 越夕间:在夜晚之间。
  • 潇潇:形容风雨声。
  • 轻寒:轻微的寒意。
  • 登高兴:登高的兴致。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典故解析:

  •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和节令的敏感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两天的夜晚,诗人因风雨而无法登高,心中感到遗憾,转而对篱笆旁的菊花寄予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前夜的风雨景象,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原因无法登高的遗憾心情。诗中“潇潇风雨作轻寒”一句,通过风雨的描写,传达了节令的变迁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末句“篱菊留来过后看”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时光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节令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去去重阳越夕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重阳节即将到来。
  • 次句“潇潇风雨作轻寒”,描绘了夜晚的风雨,带来了轻微的寒意。
  • 第三句“心知又负登高兴”,表达了诗人因天气无法登高的遗憾。
  • 末句“篱菊留来过后看”,诗人将期待转向了篱笆旁的菊花,留待以后欣赏。

修辞手法:

  • 拟人:“潇潇风雨作轻寒”中的“作”字,赋予风雨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去去”与“越夕间”,“心知”与“又负”等词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节令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因天气原因无法实现登高愿望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节令的变迁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 篱菊:代表了诗人对未来时光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2. 诗人因何原因无法登高? A. 身体不适 B. 天气原因 C. 无人陪伴 D. 心情不佳
  3. 诗中“篱菊留来过后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期待 C. 无奈 D. 满足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登高》,同样是表达登高愿望的诗作。 诗词对比: 可以将廖行之的《重九前二日夜雨》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表达登高愿望时的不同情感和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谢客二首 送庭老罢尉金坛 夜月 养贤 答许勤之 暮归马上口占 谢几道见示佳什因次元韵二首 野外 秋日感愤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鼓 龙字旁的字 左文右武 齿字旁的字 牵费 畜积 包含噫的词语有哪些 襟怀坦白 柳拐子病 羊字旁的字 勾爪居牙 包含骡的词语有哪些 拙口钝腮 兵骄将傲 二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肉薄骨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