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洞庭春色(元夕行灯轿上赋洞庭春色呈刘左史)》

时间: 2025-08-09 10:42:39

诗句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

东风不知倦客,又吹向楼阁山巅。

任管弦闹处,诗豪得志,绮罗香里,侠少当权。

客与溪翁无一事,但随俗簪花含笑看。

无限意,更醉骑花影,饱看丰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0:42:39

原文展示

洞庭春色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
东风不知倦客,又吹向楼阁山巅。
任管弦闹处,诗豪得志,绮罗香里,侠少当权。
客与溪翁无一事,但随俗簪花含笑看。
无限意,更醉骑花影,饱看丰年。

白话文翻译

在花帽檐下漫步,走在宝钗梁旁,还是那美好的元宵佳节。回首去年的芳草,如今又重新焕发出绿意;当年的明月,今晚依然圆满。节令的更替让人难以理解,岁月年年如一。看到那边,有烛龙在夜空中照耀,铁凤飞舞在天际。东风似乎从不知疲倦,又将春风送到楼阁和山顶。无论乐器如何喧闹,诗人们都意气风发,绮丽的罗裙香气中,年轻的英雄都在掌权。客人和溪边的老翁无所事事,只是随波逐流,插花含笑欣赏。这无限的情趣,更让我陶醉在花影之间,尽情欣赏丰收的年景。

注释

  • 花帽檐:指装饰有花的屋檐,寓意春天的气息。
  • 宝钗梁:指用宝钗装饰的屋梁,象征富贵与美丽。
  • 上元: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 烛龙:传说中的龙,象征光明与照耀。
  • 铁凤:也许指一种勇敢的精神或事物,寓意雄壮有力。
  • 簪花:插花,象征对春天的欣赏与生活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阮,号东篱,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那种欢乐、丰收的节日气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以及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气息与节日的欢愉巧妙结合。诗人在描绘节日的欢快气氛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节序驱人人不解”一句,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每一个当下,尽管岁月如梭,但生活的乐趣依然值得我们去追求。整首诗在欢快与沉思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使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场景,花与宝钗象征着富丽,暗示着节日的欢愉。
    2. 还是上元:强调了元宵节的传统与重要性。
    3.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4. 当时皓月,此夕仍圆:表达了月亮的圆满与人们的团圆之情。
    5. 节序驱人人不解:感叹人们对时间的无奈与迷茫。
    6. 道岁岁年年都一般:强调时间的循环与生活的重复。
    7.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描绘出夜晚的辉煌,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8. 东风不知倦客,又吹向楼阁山巅:表现出春风的温暖与生机。
    9. 任管弦闹处,诗豪得志:诗人在欢快的氛围中也感到意气风发。
    10. 绮罗香里,侠少当权: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11. 客与溪翁无一事: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12. 但随俗簪花含笑看:强调了对生活的享受与乐观。
    13. 无限意,更醉骑花影:表达对春天的陶醉与喜爱。
    14. 饱看丰年: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明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
    • :象征着美丽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元宵节
    • C. 中秋节
    • D. 春节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____与生机。

    答案:春天

  3. 判断题:诗中的“烛龙”是指一种动物。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魏了翁的《洞庭春色》更加注重对节日气氛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洞庭春色》的美感与深意,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华山 其四 九华山 其三 九华山 其二 九华山 其一 淮山 望舒山 富文赠桂花 过彭泽 游东坡十一绝 其十一 游东坡十一绝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郎官 荥灌 采字头的字 百了千当 轩裳华胄 引物连类 惨开头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示贬于褒 鉴貌辨色 羽缎 爿字旁的字 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缩衄 钓闼 屈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