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2
敬和老人秋日山行
湍险中回棹,宽平处整骖。
云峰环六六,禅板占三三。
地冷梅枝北,天空雁影南。
真观观自性,危坐读羽龛。
全诗翻译:
在湍急险峻的水流中,舟船慢慢回转;在宽阔平坦的水面上,马车稳稳地行驶。
云雾把山峰环绕得严严实实,禅板则安静地占据着一处地方。
地面寒冷,北方的梅花枝头上留有寒霜,天空中南飞的雁影依稀可见。
真正的观照在于自我内心,静坐于高处,读着羽毛雕刻的道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合了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观察。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瞻,号履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日,描绘作者在山间行走的情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行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深刻反思。首联通过“湍险”和“宽平”对比,展示了行舟与行车的不同状态,隐喻人生中的波折和宁静。次联“云峰环六六,禅板占三三”,则借云峰的环绕与禅板的静谧,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地冷梅枝北,天空雁影南”,将自然景象与季节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清冷的氛围,表现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流逝。而最后一句“真观观自性,危坐读羽龛”,则是整首诗的哲理升华,指出内心的真正观察与认知,强调了自我修行与内心觉察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了对生命与自我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山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观察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湍险”的意思是:
A. 温和的水流
B. 急流险滩
C. 平静的湖面
诗中提到的“羽龛”象征:
A. 物质财富
B. 内心的道理与智慧
C. 自然的风景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唯美的自然景色
B. 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与自我观察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作品相比,洪咨夔的诗更加注重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洪诗更具禅意,王诗则多了几分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