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9:15
原文展示: 忆秦娥 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 夜夜。夜了花朝也。连忙。指点银瓶索酒尝。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残红扫。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
白话文翻译: 每个夜晚都在回忆花朝的情景,我急忙指着银色的酒瓶向朋友索酒品尝。明天花落后又会剩下多少呢?不要去扫掉那残余的红花,让愁苦的人感到更愁苦,那一片片花瓣的飘落减少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山人,宋代诗人,以词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其创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二月二十三日夜,作者在松轩一处静谧之地,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借酒浇愁,抒发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与思考。
诗歌鉴赏: 《忆秦娥》是一首抒情词,深切表达了对春天花落的惋惜与愁苦。词中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花朝的美好,细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夜夜”即点出夜晚的频繁,接着提到“花朝”,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明朝花落知多少”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花期的短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伤感。
整首词通过对酒的索取,表现出一种想要借酒消愁的心态,然而却又不愿意去扫除那些已然凋零的残红,似乎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一句“一片花飞减却春”更是将春天的生机与花瓣的飘落紧密相连,使人感受到一种对春天的失落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花落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营造出一种愁苦而又温柔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朝”指的是什么?
A. 一个节日
B. 一种花
C. 一个地方
诗词中,诗人为什么急忙索酒?
A. 因为心情愉快
B. 为了消愁
C. 因为要庆祝
“一片花飞减却春”中,花飞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望》、李白的《月下独酌》等,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比较毛滂的《忆秦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