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7:20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五斗尘劳尚足留,
闭关却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
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
思归时欲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
日向城南看浴鸥。
将五斗米的微薄收入还算足以维持生活,但我却想要闭门不出,去处理心中的忧虑。
羞愧于像毛遂那样只会藏在袋子里的聪明才智,不想像朱云那样沉迷于世俗的游乐。
既然无事,就应该痛痛快快地喝酒,
在思归的时候,想要写首诗在高楼上。
羡慕你在官府里如同僧舍般的清净,
每日在城南看那浴鸥的景致。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气魄,也有细腻婉约之作,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心中郁闷的状态。诗中表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苏轼的《次答邦直、子由五首》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中,苏轼通过对世俗生活的观察,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尘劳”,很直接地指出了生活的压力与烦恼,接着他选择闭关,以治愈心中的忧虑,这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他的羞愧来源于对毛遂与朱云的反思,这不仅显示了他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角色的思考。
同时,诗中对饮酒与游玩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尤其是“无事会须成好饮”的豪情,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身处困境,也要懂得享受生活。最后,他表达了对朋友清净生活的羡慕,渴望能够像他那样在自然中悠然自得。整首诗融合了苏轼的哲学思考与生活智慧,深刻而又富有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生活哲学的思考,既有对世俗烦恼的反思,也有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毛遂”是指:
A. 一位游说者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画家
“无事会须成好饮”这一句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享受生活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