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0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06:04
爱子死于汲,常情鲜不悲。
贤哉孝廉妇,哭恐阿姑知。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母亲因儿子去世而感到的悲伤,然而她的悲痛并不常显露。她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哭泣时又害怕被别人(如姑姑)知晓她的痛苦。
此诗虽无特定典故,但体现了古代对女性的期望和社会角色的压制,尤其是对孝道的强调。
《处士妻十首》中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在失去儿子后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爱子死于汲”直接表明了悲剧的发生,汲水这一日常行为在此处被赋予了沉重的象征意义,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常。接下来的“常情鲜不悲”则指出,虽然母亲心中充满了悲痛,但她却不常表现出来,这种压抑似乎是她对社会期待的顺应与自我约束。
“贤哉孝廉妇”一句中,作者以赞美的口吻强调了母亲的美德,承认她的贤良淑德与孝顺。然而,后一句“哭恐阿姑知”再次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尽管她有着深重的悲痛,却因担心他人的看法而不敢尽情流露。整首诗通过这对比,深刻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角色中的无奈与困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母亲对儿子去世的悲痛,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对孝道的重视,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母亲因为什么原因而感到悲痛?
“贤哉孝廉妇”中的“贤”指的是?
母亲害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