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处士妻十首》

时间: 2025-07-12 03:41:55

诗句

爱子死于汲,常情鲜不悲。

贤哉孝廉妇,哭恐阿姑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41:55

原文展示:

爱子死于汲,常情鲜不悲。
贤哉孝廉妇,哭恐阿姑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母亲因儿子去世而感到的悲伤,然而她的悲痛并不常显露。她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哭泣时又害怕被别人(如姑姑)知晓她的痛苦。

注释:

  • :指汲水,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劳作与辛苦。
  • 常情鲜不悲:常情指的是一般人的情感,鲜不悲意为很少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贤哉孝廉妇:贤良淑德的妻子,孝顺的女性。
  • 哭恐阿姑知:哭泣害怕让姑姑知道,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压抑。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特定典故,但体现了古代对女性的期望和社会角色的压制,尤其是对孝道的强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而清新著称,其作品多涉及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与限制,特别是在家庭和孝道方面。

诗歌鉴赏:

《处士妻十首》中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在失去儿子后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爱子死于汲”直接表明了悲剧的发生,汲水这一日常行为在此处被赋予了沉重的象征意义,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常。接下来的“常情鲜不悲”则指出,虽然母亲心中充满了悲痛,但她却不常表现出来,这种压抑似乎是她对社会期待的顺应与自我约束。

“贤哉孝廉妇”一句中,作者以赞美的口吻强调了母亲的美德,承认她的贤良淑德与孝顺。然而,后一句“哭恐阿姑知”再次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尽管她有着深重的悲痛,却因担心他人的看法而不敢尽情流露。整首诗通过这对比,深刻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角色中的无奈与困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爱子死于汲”:表达母亲失去儿子的痛苦,汲水的行为暗示着生活的平凡却又带来悲剧。
    • “常情鲜不悲”:说明她的悲伤并不外露,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需要压抑情感的现实。
    • “贤哉孝廉妇”:赞美她的美德,强调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感。
    • “哭恐阿姑知”:揭示内心的恐惧和压抑,表现出她对他人看法的在意。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母亲的悲伤与外界的期待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 反语:通过“常情鲜不悲”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与外在的冷漠。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母亲对儿子去世的悲痛,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对孝道的重视,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意象分析:

  • 汲水: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常。
  • 哭泣:情感的流露与压抑的象征。
  • 贤良:代表着古代女性的美德与社会期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母亲因为什么原因而感到悲痛?

      • A) 她的丈夫去世
      • B) 她的儿子去世
      • C) 她的父亲去世
    2. “贤哉孝廉妇”中的“贤”指的是?

      • A) 聪明
      • B) 贤良
      • C) 富有
    3. 母亲害怕什么?

      • A) 自己的痛苦
      • B) 他人知道她的悲伤
      • C) 孩子的死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白居易《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作品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表达了对悲痛的感受,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内心的压抑,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的意象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 九日饮冰玉堂和韵十首 其三 九日咏怀简仁实 九日与同官游戒珠寺用去年韵 九日登君山次九世族祖颂嘉 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五首 其五 九日寄昌龄弟 其十一 九日前一日过东平城中见卖糕有感 九日怀故人留燕京者 九日饮冰玉堂和韵十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导 至敬无文 陨命 臣字旁的字 操其奇赢 人字头的字 竖心旁的字 百金诺 包含捍的词语有哪些 凛若冰霜 查查胡胡 酒后吐真言 包含赞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長字旁的字 詟息 野鹤孤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