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3: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3:19:14
菩萨蛮
石孝友 〔宋代〕
雪香白尽江南陇。
暖风绿到池塘梦。
叠影上檐明。
夜潮春水生。
踏青何处去。
杨柳桥边路。
不见浣花人。
汀洲空白苹。
雪香的气息在江南的田野上已消散殆尽,
温暖的春风吹拂,使池塘里的梦变得葱绿。
屋檐上的叠影分外明亮,
夜间海潮与春水交融涌动。
踏青的路在何方?
杨柳下的桥边小路,
却不见浣女的身影。
汀洲上空留白苹,寂寞无一人。
“浣花”典出《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纯真。诗中提到浣花人,暗示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失落感。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欣赏和对游历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雪香白尽江南陇”描绘了春雪融化后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仿佛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来临。接着,诗人描绘了暖风拂面,池塘里的梦境仿佛也被唤醒,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叠影上檐明,夜潮春水生”两句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表现了春水的涌动与生命的延续,形成了与前两句自然清新的对比。最后几句“踏青何处去,杨柳桥边路”引导读者思考春游的去处,却不见浣花人,显现出一种孤寂之感。诗人在享受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盎然,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伤,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浣花人”代表什么?
A. 洗衣的女子
B. 游玩的朋友
C. 春天的象征
D. 田野的农夫
“踏青何处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夏天的思念
C. 对秋天的怀念
D. 对冬天的回忆
诗中“汀洲空白苹”所表达的情感是?
A. 生机勃勃
B. 孤独寂寞
C. 快乐欢快
D. 忧伤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