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19:10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
作者:李群玉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
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在君山上欣赏明月的美丽景象。首先,水面如蓝天般广阔,月光朦胧地洒在湖面,像玉盘一样。雨水洗净了污浊,河流的波澜也被清扫得一干二净。星星在月光下显得暗淡,寒气笼罩着四周。云层翻滚,湖面似乎宽广无比。月光照耀下,游人不知身在何处,似乎正在慢慢消逝的蟾蜍也显得无比孤寂。船桨翻动,银色的浪花翻滚,树林中映出的白虹宛如彩虹般绚丽。晨曦照耀下,冰冷的光辉压在树干上。夜色渐深,船静静地停在水面,仰望星空的人们不禁抬头欣赏。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诗风清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中秋之际,正值月圆之夜,诗人登舟于君山,借助月光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沉思。中秋是团圆和思念的节日,诗中融入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世浮沉的感慨。
李群玉的《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诗。全诗通过对月亮、湖面、星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秋夜的独特氛围。开篇即以“汗漫铺澄碧”的意象,营造出开阔的湖面与清澈的水色,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接下来,诗人以“朦胧吐玉盘”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轮廓,在清澈的水面上显得愈加动人。通过对雨水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星空与船行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月亮的变化、浪花的翻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尤其是“熠耀游何处”的反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入微的描绘,结合诗人内心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自然景象,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是?
a) 明亮的阳光
b) 朦胧的月光
c) 暴风雨的天
“汗漫铺澄碧”中的“澄碧”指的是哪种颜色?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诗中提到的“蟾蜍”象征什么?
a) 水流
b) 月亮
c) 星星